持续两天涨停 中国“神”车下跌居榜首
1月15日,持续两天涨停的中国“神”车(中国中车)出现回落,尾盘下跌了6.42%,排在中字股跌幅榜首位。
中国“神”车的下跌,也带动诸多中字股股价回调,但依然可见,中国太保、中国重汽、中国人寿等公司仍在走强。那么,中字股的行情已经结束了吗?
长期以来,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中字股在经历期的辉煌后,长期低迷不振,估值水平也极低。以中国中车为例,其上一次的无限风光还要追溯至2015年大牛市。而今年以来的持续上涨,特别是13、14日的持续涨停,让中国“神”车迅速被推上了雪球热股榜,并占据了热股榜24小时内最热和1小时内最热第一名。
中国“神车”并非近两日才开始“异动”的,其早在1月6日公司就收获了一个涨停。也正是在中国“神车”的带动下,中字头公司近期表现出色。追溯资金动向可发现,主力资金或早对中字头个股有所布局。
中字头具备估值优势
主力资金早已暗自布局
在1月14日市场震荡中,以中字头为代表的交运、高铁等顺周期基建品种成为了市场中最亮一道风景线,中国中车更是中字头股票里表现最强的公司。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止1月14日,中国中车股价大涨43.69%,不仅在60只中字头概念股里股价涨幅排名第一位,而且远远跑赢整个行业及大盘指数。
股价涨幅排在中国中车之后的是中远海控、中海油服、中国中冶、中远海发、中国核建、中国中铁等个股,这些公司股价涨幅也均超过10%。
追溯中字头个股上涨“前情”,主力资金动向或可揭开其股价上涨奥秘的“冰山一角”。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统计近20日主力净流入额,中国中车排名第4位。而缩短统计期限至近5日,中国中车主力净流入额排名升至第2位。近3日,中国中车主力净流入额排名则为第1位,且连续流入天数为3天。
除了主力资金加持,这些中字头公司,当前仍具备估值优势。比如中国建筑的动态PE只有4.96倍,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的PE均在6倍以内,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均在10倍以内。而这些公司的业绩表现还可圈可点。比如,中国中冶在手订单众多,而且拥有时下热门的钴矿等资源。
对此,深圳私享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德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中字头的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央企,客观地讲,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我国的核心资产。在一轮牛市里,个人认为,没有核心资产参与的牛市是个伪牛市。中字头的很多公司从中长期来看,公司的稳定性强、业绩确定性也很强,虽然其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一定像新能源板块一样具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与爆发力,但是其目前的股票价格是相对低估的,中字头的公司后面估计还有上涨空间。”
市场热点切换
中字头阶段性机会仍在
与中字头个股持续大涨相对,前期机构抱团大涨的品种如白酒、新能源持续回调。“资本市场资金短期抱团是永恒的,只是不同时期抱不同的品种,就像以前也曾经很长时间抱团小市值股票、抱团垃圾股票、抱团ST股票一样。”陈建德表示。
陈建德进一步解释,“长期来看,资本嗅觉是敏锐的,市场也一定是有效的,市场均值总要回归,价格最终都将反映股票的实际价值,这是股市的万有引力定律。涨多了就跌一些,近期的白酒、新能源等板块的公司在前期涨多了后,有一些回调很正常。”
事实上,历史经验证明,抱团的公司总会瓦解。陈建德认为,“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公司的业绩高增长的预期会被证伪;或者当板块的上涨速度跟不上、赚钱效应弱化后、后续资金跟进的减少;或者是原来抱团的资金看到其它板块赚钱效应更强后,逐渐撤退;又或者是熊市到来后的,作鸟兽散式的资金出逃导致板块崩塌。上述这些都是正常的,并且一而再地上演,只是每次略有不一样。”
同时,机构抱团股大跌与中字头大涨这种现象,也引发市场关于板块轮动及风格切换的议论。对此,格雷资产董事长张可兴对《红周刊》记者解释,这种板块调整的现象在2017年至2020年这几年市场不断上涨的过程中都出现过。“原因就在于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股、科技股短期内涨多了,存在回调的需求,而其他‘滞涨’的板块会有所表现,也可谓是板块的轮动。比如白酒、新能源短期涨幅巨大,而且市盈率也在很高的位置,所有的预期都基本充分反应在股价表现上,出现调整非常正常。”
张可兴进一步解释,“然而,市场风格切换或板块轮动现象,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顺周期板块持续表现的时间非常短暂,可能只是一两周或者几周而已,而且整个板块的涨幅,也不是特别巨大。我一贯的观点是,顺周期板块跟整个宏观经济大背景相关度较高,现在可能因为一季度经济数据比较好,带动经济复苏,那么顺周期板块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我们本身处于宏观经济不断下台阶,GDP增速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因此顺周期板块的表现也会是阶段性的。当然,低估值的顺周期板块总会有表现,但涨幅和具体持续的时间,还需拭目以待。”
拉长时间周期,张可兴认为,从五到十年的长周期角度看,市场的主线还是在三大方向,那就是以食品饮料为主的消费和以互联网、硬件制造为主的科技以及医药。只是现阶段,它们的估值相对处于高位,但从基本面角度看,还是长期看好的方向。至于顺周期的传统行业,总会有阶段性的机会,但阶段性可持续的时间到底是一个季度还是一两年,我们并不知道,只能边走边看。但它永远也只会是阶段性的机会,并不会存在很大的行情,这是有企业业绩来做出的判断,而这类企业要实现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则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