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明星效应凸显 半日股价最高涨八成
高瓴资本的明星效应在二级市场又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2月1日,绿叶制药早盘以4.47港元高开,盘中最高涨至7港元,涨幅近80%,截至上午休盘报5.57港元,上涨43.19%。
消息面上,1月31日晚间,绿叶制药(2186.HK)宣布,以定向增发新股方式获得高瓴资本旗下基金Hillhouse NEV做战略投资者。根据协议,认购价为每股股份4.28港元,较1月29日(即订立协议当日)的收盘价有10.03%的溢价。此外,高瓴资本亦以相同每股价格获得受让绿叶制药部分已发行股份。两笔交易总金额累计为24亿港元,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将持有绿叶制药共5.52亿股股份(相当于经认购股份扩大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15.60%),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绿叶制药是否好标的?
对于此次交易,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合伙人易诺青表示,“绿叶制药在产品管线和技术研发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储备,近年来不断加大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医药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
这也就是说,高瓴资本看中的是绿叶制药的产品管线以及研发能力。
据了解,绿叶制药主营产品有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和消化与代谢药物。目前主要在售药物产品有7种,在研药物产品超过40种。同时,绿叶制药还在不断扩展新药研究管线。
仅进入2021年以来,绿叶制药已经5次公布新药研发进展的通知,其中包括重磅精神类药物获瑞欣妥批上市,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金斯明在中国正式商业上市的消息。
招商证券在2020年底发布的研报中预计,绿叶制药在2021年将迎来多项重大上市审批相关里程碑,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有6款新产品上市,弥补现有产品销售的增长压力。
这或许可以从某一方面解释,高瓴资本为何选择在此时入股绿叶制药。
然而,在高瓴入股消息前,新药利好仍难提振绿叶制药的股价。从2020年12月至1月29日(即与高瓴订立协议当日),绿叶制药的股价跌了近30%。
再把时间线拉长,绿叶制药于201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不久创下11港元左右的新高,而后总体走势即开始下跌,甚至一度下跌超70%。
高瓴能否再造医药神话?
高瓴资本绝对可以算是在医疗领域投资最活跃、布局赛道最广阔的投资机构之一。据悉,高瓴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零售等领域累计投资了200多家企业,其中,中国企业超过100家,总投资金额超过1500亿元。
仅以创新药领域为例,高瓴资本通过对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四家企业的布局,实现了国内PD-1抗肿瘤药龙头企业的全覆盖。
一宗宗大手笔操作塑造了高瓴的神话形象。
但在神话的另一面,高瓴也不是每战必胜。比如,去年10月登陆港股市场的先声药业,在上市前获得589.47倍的超额认购,上市后股价却呈现持续下跌之态。高瓴的对先声药业认购价约为13.7港元/股,与公司的发行价一致,截至发稿,先声药业报8.10港元/股,高瓴资本持有的股票市值约浮亏1.58亿港元。
有医药投资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指出,“其实,高瓴投的健康元、远大医药、三生制药等最近股价表现都不好。”
不过,该投资人也表示,这些不算成功的案例,对于高瓴来说,影响并不大。他还打趣道,“高瓴钱超级多,亏得起。”
而关于绿叶制药,仅以目前的资本市场表现来看,“高瓴效应”已再现,后续能否带动其股价更上一层楼,《科创板日报》将持续关注。(记者 朱洁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