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复产预期升温 期价相对坚挺
本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降准落地后,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中央政治局在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因此,钢铁消费在周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也带动了铁矿石期货价格的上涨。不过,短期宏观面利好作用力有限,在短暂的反弹之后,交易重心重回基本面博弈。从黑色板块整体来看,周初建材及热卷表观需求均有提升,且库存持续减少,即便有冬奥会及唐山、邯郸等限产因素影响,多数地区的钢厂在高利润的刺激下,复产预期仍然较为强烈。近两日,虽钢材期货回吐涨幅,但原料端铁矿石与焦煤表现仍然较为坚挺。
一、供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供应方面总体持平,非主流矿山有所减少
目前,全球的疫情情况对铁矿石的供应端没有明显影响,进口矿即将进入年底冲量期,国产矿则受到进口矿替代产销双降。
发运量方面总体持平,非主流矿山有所减少。目前四大矿山公布了2022年产量目标,除了淡水河谷预计会增加2000万吨产量之外,其余目标均与2021年持平,而且增量预计是在下半年,上半年几乎没有增量。
目前铁矿石的价格已经跌破了很多非主流矿山的成本线,从今年7月份开始,大多矿山的减产比例在25%左右,预计2022年减产数量在1000万吨左右。
2、高炉开工率和铁水产量依然延续下跌趋势
目前,高炉开工率和铁水产量依然延续下跌趋势。根据数据统计,截止至12月3日当周,247家钢铁企业铁水日均产量为200.51万吨,环比上月下降2.18%,同比下降20.76%。247家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为70.34%,环比下降8.8%,同比下降22.66%。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铁矿石基本面可能出现的变化主要是体现在需求端,在国家施行双碳政策的背景下,铁矿石中长期供需宽松的趋势或已确立。能耗双控目前仍对部分地区钢厂生产存在影响,考虑到12月底产量回升,全年粗钢减量约在4000万吨左右。一方面,明年的粗钢生产也会考虑到能耗双控的影响,目前看来粗钢压减仍会在明年延续;另一方面,2020年底公布的钢铁行业十四五规划和今年10月公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均提出要增加废钢应用比例,若按照规定施行,会对铁矿石需求产生一定压制。
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022年上半年钢材需求存在边际好转的可能,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下跌,钢厂利润仍处在800—1000元/吨的高位,对铁矿石需求形成提振。需求端铁水回升的节奏和幅度仍有变数,但回升的趋势相对确定,在一季度不出现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可以恢复到215-220万吨。
3、港口有持续累库预期,注意结构性紧张问题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至2021年12月10日,国内45港铁矿石库存为15484.91万吨,同比增幅达26.89%。铁矿石港口库存自7月以来一直处于累库状态,预计春节前会累积到1.6-1.65亿吨,高库存状态下在短期仍然会压制铁矿石价格。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PB和超特粉的价差已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所以超特粉下方的成本支撑较强。未来一旦因钢厂复产引发补库需求,在中高品矿库存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极可能再度出现结构性紧张问题。
库存在年底前去库主要存在两种可能:第一,港口天气恶化导致卸港量小于疏港,但卸港恢复后仍会继续累库;第二,铁水回升和补库需求让疏港量维持在卸港水平以上,短期来说疏港还不足以达到这种程度,待1月份民企复产后会有可能出现。
二、观点与策略
春节前的复产对铁矿石期货价格存在带动作用,01合约上方空间需要观察12月份铁水的回升情况,以及天气变化对于复产的影响;相比来说,05合约相对来说需求回升空间更大,也有更长的周期可以避开采暖季天气的阶段性影响,在钢价稳定且钢厂现实利润高于往年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做多。
同时也需要关注风险,在于一季度限产力度是否会有超预期加严的可能,这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风险因素:一季度限产力度趋于严格(下行风险),年底需求恢复、海运费上升、海外非主流矿山成本坍塌等(上行风险)。(徽商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