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天下苦“宁王”久矣?任泽平“炮轰”宁德时代搞垄断到底有几分真假?
近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社交媒体发文点名“炮轰”宁德时代,其原文开头称“天下苦宁王久矣。近年宁德时代四面开战,打压竞争对手,胁迫车企,挤压上下游利润。”这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任泽平指出,企业做大了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行业普遍的尊重,敬佩,有很多好的案例;另一种是惧怕,不满,比如当下的宁德时代。他表示,企业做大了以后,一定要做创新的先知、价值观的灯塔,做行业公平竞争生态的维护者,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不是蛮横、垄断、恃强凌弱、自我膨胀、目无法纪、无视行业监管。德不配位,必被反噬,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相关资料图)
同时,任泽平建议各界和监管部门关注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宁德时代是否涉及用争议和问题专利打压竞争对手。近期有媒体和机构反映,宁德时代“利用涵盖在先(早先)公知公用技术的无创新性专利,对同行业行恶意打压之实,违背专利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立法宗旨。”
二是宁德时代是否涉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借助行业地位打压竞争对手以及用一些手段胁迫下游新能源车企。
任泽平直指宁德时代“以无创新性专利”行打压同行之实的第一个问题,意即宁德时代恐有滥用涵盖在先技术专利权的恶意竞争之嫌。此前在2022年8月1日,宁德时代官宣追加起诉中创新航专利侵权诉讼,同时,其还以不正当竞争起诉中创新航,索赔额提高至6.4亿元。
2022年11月30日,中创新航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1月29日收到福州中院的《民事判决书》。判决生效后,中创新航立即停止销售侵害宁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权的产品。
早在中创新航之前,宁德时代还曾经起诉塔菲尔新能源侵犯其动力电池防爆技术专利,要求对方赔偿一亿两千万元,而宁德时代则在2021年赢得了这场专利之战,迫使对方支付了2330万元的赔偿金。去年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蜂巢能源,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和解,蜂巢能源赔偿宁德时代损失500万元。
2022年12 月29日,中创新航正式向法院起诉宁德时代滥用专利权恶意维权不正当竞争行为,业内推测应该是抓到了滥用专利权的实质证据。因此任泽平提出,宁德时代是否也以类似的方式对待过动力电池供应商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有待查证。
任泽平第二个问题指向宁德时代是否涉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胁迫下游新能源车企等。目前宁德时代拥有50%左右的锂电池市场份额,相当于市场上所有其他企业之和,扣除市场占比20%多、绝大部分自用的比亚迪,这意味着其他锂电池企业只占剩下的20%多的市场,宁德时代的行业地位可见一斑。在电池短缺的情况下,宁德是否会胁迫下游新能源车企“二选一”排挤竞争对手?是否存在话语权太重通过强买强卖挤压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的利润?
查阅公开资料发现,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收2103亿元,同比增长186.72%,净利润为175.9亿元,同比增长126.95%,净利润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净利润总和。毛利率为19.0%,净利率为9.3%,而同期很多动力电池厂商们还在亏损的泥潭之中。
另据媒体报道,2020年底,一家国内车企的采购副总裁拿着6亿元的承兑汇票多次拜访宁德时代高层无果。这位副总裁透露说,宁德时代只要15天到账的电汇,而被拒的承兑汇票的到账时间通常为60天,这便是宁德时代对车企实施的保证金策略。
据了解,宁德时代通常要求车企对未来5到10年的电池需求做出预期,并向宁德时代提前支付保证金(大约是车企6%的资金成本),用于“产线建设、人力扩招、物料储备等”。这种协议类似对赌,车企只有按照预期完成每年的采购量纲(额度),宁德时代才会逐年、分批返还这笔保证金。需要注意的是,保证金的性质类似押金,并非预付款,买电池的钱依然需要另外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4月上海交大100年庆祝大会上,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向校友曾毓群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么多车企都要电池,你今年的量已经固定了,宁德时代要怎么分配电池?
曾毓群称,宁德时代与车企有很多合作方式,其中有两个典型:一种是车企对自己有规划,例如5-10年的合作,合作量达到100GWh,这种情况下,车企可以包下宁德时代的生产线,或者支付购买生产线的钱;一种是长期合作的形式,要求车企的每一年产量波动在±15%之内,倘若没有达标,车企要支付中间差额。
但是,在传统供应链中,车企很少经历过这种“霸王条款”——大量供应商在车企面前的姿态是,忍受长达60天乃至90天的付款周期,以及被压到不足10%的毛利率。
如今,宁德时代过于强势的产业链话语权,已经让很多车企心生忧虑,生怕被其“绑架”,于是开始纷纷寻找二供、三供,这也给二线电池厂商们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此外,宝马、大众、沃尔沃、保时捷、特斯拉,以及广汽、吉利、长城等车企,都已经公布了自产电池计划。任泽平说“天下苦宁王久矣”虽然有一些夸张,但也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抛弃宁德时代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存在巨大的风险,主要原因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盈利情况并不好,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整车厂可选择余地不多,例如蔚来、小鹏,目前正是需要电池去上规模的时候,宁德时代的规模优势决定了它必然是短期内国内市场的主力供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