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已经意识到,蒙古可能靠不住,新的能源生命线,开始安排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前报道,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正在就建设一条全新的陆地天然气管道进行讨论。

该管道计划从俄罗斯出发,跨越哈萨克斯坦的东部领土,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运往中国西北地区,再通过“西气东输”进入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一旦该管道建成,将很可能成为中俄之间第三条陆地天然气管道。

(“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

目前中俄两国只有一条陆地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1号”,也就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该项目在2014年签约动工,于2019年年底正式投产通气,目前已经向中国累计输送了超过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此同时,中俄间第二条陆地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现在也在加紧筹备当中。根据规划,该管道将途经第三国蒙古,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输送至中国内蒙古。该项目现在仍在处于设计阶段,俄媒此前曾乐观地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开工。


【资料图】

目前东线管道已经建成,中线管道也在筹备推进当中,如果能在两条管道正式建成并投产的基础上,中俄在西线再新建一条管道,对中俄两国而言,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对于俄罗斯来说,该管道的建成有助于扩大中俄之间能源贸易规模,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能源收入;对于中国而言,该管道可以作为东、中线管道的备份,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它能够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爆炸,不仅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在如今的地缘政治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做出什么冒险的行动都不令人惊讶。在多个证据都把矛头指向美国的情况下,美国竟然还大言不惭把责任推给几个“乌克兰人员”,完全没有承认的意思。

(美国与蒙古关系日趋紧密)

美西方越是无耻,我们越是要提高警惕,把能源安全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虽然进展顺利,但作为第三国的蒙古本身,就并不令人放心。

在过去蒙古一直推行着“第三邻国”政策,在经济上依赖中俄两国,政治上则与西方国家交好,以此达成制衡。在过去,这也许是小国在大国博弈间寻求平衡的好方法,但现在国际局势变化无常,蒙古的“第三邻国”政策,很有可能成为美国渗透蒙古内部,进而破坏中国能源安全的突破口。

俄罗斯著名政治学者安德烈·古宾日前就发表文章警告称,由于西方国家正在加大对蒙古的影响力,途经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可能出现变数:比如项目在中途被忽然叫停,亦或者建成后遭遇意外,重演“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悲剧。

(“北溪”管道遭到人为损毁)

但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中俄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对于蒙古来说,作为一个并不发达的小国,如果他们连境内的重要项目都保护不了,中俄恐怕不会再给蒙古这样“躺着赚钱”的机会了,这将会对蒙古的经济造成巨大打击。“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既然“北溪”管道已经遇袭损毁,相信在接下来在中俄合作建设中,会重新评估在蒙古境内建设天然气运输管道的风险,同时也会加强对已有能源管道的安全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世界能源供应受到地缘政治格局变动的强烈影响,导致许多国家出现能源短缺、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但这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太大影响。一方面,中国国内能源受到严格管控,供应稳定;另一方面,中国与中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国家签署了能源贸易协议,可用选项多。所以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能源市场的资源,从而保障国内能源安全。

(中国从海上进口能源)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为防止陆上管道在大国博弈期间被波及,出现大的意外。中国在加紧建设陆地管道的同时,也在推动海上能源的合作。目前,中国已经与多个国家达成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协议,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陆上能源供给和海上能源供给的互补,一旦陆上能源供给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转头从海上寻求能源;而一旦海上能源供给路线被封锁,我们也可以增加陆上的能源供给。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件与因素对中国能源进口的干扰,并进一步的保障好中国的能源安全。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