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即时:储能风口下,电建狂魔下场了

2022年以来,储能风口炙手可热。新市场催生新变局。


(资料图)

以往,“五大六小”常被视作我国能源转型的主力军,推动国内风电等清洁能源装机不断攀升。如今,面对储能机遇,众多新企业涌入,试图分羹能源转型。其中,中国能建的布局迅猛。

今年开年以来,围绕储能产业,中国能建频频发声造势:先是两会期间,董事长宋海良提出储能产业发展提案;近期,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的会议上,作为发起方之一,宋海良再次提出五点倡议;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在“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分论坛上,宋海良对外阐释了中国能建的战略布局,再次提及储能。

种种信号表明,这位能源电力建设“狂魔”筹谋在储能领域大干一场,从提供能源电力建设服务的角色,走向深度参与能源转型的中心舞台。

回顾我国能源电力发展,中国能建和中国电建承担了关键支撑角色。从火电、水电、核电,再到风电、光伏,电建“双雄”几乎承担了从电站规划、勘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能建参与设计、建设新能源装机分别 超 1.7、1.1 亿千瓦,分别占全国新能源装机的32%、21%。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承担勘测设计的海上风电场并网容量约为16吉瓦,占全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越63%。

随着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二者走上能源开发的舞台。但是,中国能建的步伐迟滞,即使与中国电建对照,清洁能源开发规模也都相去甚远,更遑论“五大六小”。

如今,面对储能即将规模化爆发的契机,中国能建积极下场,期待构建自己的话语权。

发力储能赛道

在对外的战略阐述中,中国能建将氢能和储能定位为“两个基本点”业务。

近两年来,中国能建在储能市场持续加码布局。去年8月,为整合产业链资源,中国能建联合宁德时代、天合储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起成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同时,中国能建与宁德时代联合成立能建时代。该公司定位于储能核心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业务端,中国能建沿袭了在能源电力勘测、设计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优势,与中国电建一期,领衔储能电站EPC/PC市场。而其真正搅动储能市场,是在储能电站投建和运营上大举布局。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其在广西的布局。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风光配储及储能示范项目等因素推动下,2021年以来,广西共规划了5.081GW/10.550GWh的储能规模,在明确业主的项目中,中国能建规划了超过1.3GWh的储能项目,名列第一。

为配合储能电站开发节奏,中国能建在储能系统的采购上抛出大手笔。查询中国能建电子采购平台,2022年,伴随各地风光保障性项目、市场化项目、一体化项目等,中能建已经通过集采,完成1870MW/3430MWh储能招标。科华数据、比亚迪、许继电气、海博思创、阳光电源、中天科技等多家企业入围。

当然,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储能电站开发主要受新能源配储需求驱动。积极布局储能背后,是中国能建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开发上的投入。

来自其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能建已经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1,302万千瓦,累计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 2,778 万千瓦;获取储能投资开发指标1,021 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 790 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 110 万千瓦,电化学储能 121 万千瓦。

追赶能源转型

对照中国能建以往的清洁能源装机数据,可以发现,其在能源投建运营上的增速相当可观。这也生动地反应出其积极布局新能源投建运营的决心和野心。

相对“五大六小”,甚至是兄弟单位中国电建而言,中国能建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都略显迟滞。截至2022年上半年,其风光总装机仅为277.9万千瓦,同期,中国电建总装机为910.35瓦千瓦。

在我国以风光为主的清洁能源开发进程中,先是由五大拉开序幕,随后三峡、中核、中广核,以及一些地方国企跟进,成为新能源开发的劲旅。作为能源电力的基建狂魔,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

中国电建更早地走向前台,2019年,其风光装机规模达617.82万千瓦。而在同期的财报中,中国能建还没有风光装机的相关数据披露。

2021年开始,中国能建在新能源开发上全面提速。其研究出台“十四五”新能源产业规划。在组织架构上,也进行相应调整,构建出公司总部、区域总部及子公司“三位一体”新能源开发体系。

更重要的是,当年,中国能建登陆A股,募集资金150亿元,为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一体化、专业化项目开发储备了资金弹药。

事实上,面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机遇,中国电建也在加快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得益于在水电建设领域的深厚积累,其在抽水蓄能上的开发倾入更大精力。财报显示,2022 年上半年,中国电建开展前期工作的抽水蓄能项目 22 个。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包括粤水电、南网储能、国网,及地方企业在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储能电站的开发中来,竞争也更加激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