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举行
湘江之滨,潮水奔涌;岳麓山脚,思想激荡。
11月20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大学主办的“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中外200余名专家学者、联合国国际机构代表以及国内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代表共聚一堂、交流研讨。
走进研讨会现场,北宋画家宋迪始创的水墨画卷“潇湘八景图”映入眼帘,令人仿佛涉足历史深处,一场探寻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的思想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中国传统思想蕴含丰富的人权观念
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是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藏,蕴含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人权理念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和独特的表达。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孕育了独特的人权理念,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仁’‘兼爱’‘民为贵’‘天生万物,唯人为贵’等思想,体现了尊重人和爱护人的精神,表达了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理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尊重人、关爱人、保护人和促进人发展的思想和主张,可以转化为人权理念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王朝在国界修筑城墙,而在现代,中国承诺不干预其他国家内政,外交上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都是尊重主权、尊重人权的具体体现。”瑞士前驻华武官、历史学家贺彼得认为,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显然,中国古代一些重要思想家已经意识到,真正的和平与进步依赖于民生福祉得到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院长杨国荣围绕人权与仁道、人权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人权的形式与实质以及人权、民本与民主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他说,孔子的核心观点是“仁”,就是肯定人成为人的价值。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说,早期儒家建立的政治民意论要求治理者的治理和权力的运用充分顺应、符合民意、民心,这不仅是因为由此可以获得合法性和正当性,更是因为政治权力和国家本身原本就根源于人民的需求和意愿。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认为,儒家思想在历史发展中,曾不断接受和吸取了许多其他学说的养分。《世界人权宣言》中有关于人人有权享有生命权、自由迁徙权、婚姻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等,明显是儒家可以肯定和接受的。也就是说,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人权理念是敞开的。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江必新表示,中国历代刑法志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历朝历代关于刑法的理念以及实施,当中隐含着大量关于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以崇尚慎刑为例,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少用刑法,强调“德主刑辅”“明德慎罚”,主要是靠德政、靠教化,而不是主要依赖刑法治理国家。
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推动人权事业进步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从中华典籍中探寻人权理念的渊源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更能为当代世界的人权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推动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无不蕴含着‘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维逻辑。”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鲁广锦表示,当前,坚持“两个结合”,总结中国人权实践的成功经验,借鉴人类人权文明优秀成果,创造中华民族现代人权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尚书·尧典》开宗明义讲,尧帝‘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段话中,最重要的一句是‘协和万邦’。”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经学研究所所长姜广辉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些国际人权学者呼吁对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加以规范,制定新的“第三代人权法则”,并称其为“团结权”,以弥补现今《世界人权宣言》之不足。在他看来,中国文化“协和万邦”的一贯传统正可作为第三代人权的基本准则。
“在全球范围内,贫困、不平等和教育不公等问题依然严重。”美国斯克兰顿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执行长庞安安说,儒家的人权观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即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种观点认为,政府有责任确保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生存条件和教育机会,这是实现社会公正和人权保障的基础。
“儒家思想蕴含着深厚的宇宙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认识到人在自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等,丰富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修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教授玛丽·伊芙琳·塔克说,实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儒家这种宇宙观下的生态思想应该得到发扬光大。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校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联合国发展权专家机制主席兼报告员邦尼·伊博哈沃认为,儒家思想等非西方哲学丰富了关于发展权的全球话语,使其更具包容性和情境相关性,可以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全球社区提供指导。
“人权首先是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脱贫,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前特别程序机制部门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培修说,应该从中国古老的文化中理解人权的力量和价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