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首次报告我国代表性婴幼儿膳食调查数据 婴儿食品行业发展如何
婴幼儿期营养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基础。膳食摄入不足或过多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食物摄入评价可识别早期营养不良,为实施营养干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资料图片)
中疾控首次报告我国代表性婴幼儿膳食调查数据
我国0至5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乳平均摄入量为800.1克/日,6至23月龄婴幼儿辅食来源的蛋白质偏高、铁和锌不足……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首次报告了“十三五”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至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婴幼儿膳食调查数据。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婴儿母乳摄入量方面,2019年至2021年间我国0至5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乳平均摄入量为800.1克/日,24小时平均母乳喂养次数为8次。母乳摄入量随着月龄的升高而增加,5月龄保持平稳。除个别月龄外,不同地域和性别0至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相近。配方粉或辅食引入直接影响6月龄内婴儿母乳摄入量。
在辅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方面,2019年至2021年间我国6至8月龄、9至11月龄、12至17月龄和18至23月龄婴幼儿每日辅食来源的能量分别为156.1千卡、258.0千卡、388.7千卡和581.1千卡。与世界卫生组织辅食营养素密度建议值相比,此次调查研究内的6至23月龄婴幼儿辅食蛋白质密度偏高,6至8月龄和9至11月龄婴儿辅食铁密度和锌密度偏低。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婴儿食品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随着经济发展,当今社会与家庭对孩子的培养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多元化消费的形势下,母婴消费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母婴消费市场规模已达3.46 万亿元,2025年我国母婴市场规模将高达 4.68 万亿元。当前母婴人群正在发生结构性迭代,二三胎的占比正在大幅提升,高知新妈人群也在高速上升,这整体带动了母婴消费的升级,新母婴家庭的选品正往更积极进取的态度、更科学专业、更重视宝宝的体验的方向发展。
婴儿食品行业发展如何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可以满足0~5月龄婴儿几乎全部营养素需要。研究母乳摄入量为制定婴儿营养素需要量提供直接的证据,通过母乳摄入量计算纯母乳喂养婴儿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可以获得0~5月龄婴儿营养素需要量(适宜摄入量,AI)。
6~23月龄是生命早期1000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从液体食物(母乳)向固体食物(家庭食物)过渡的关键时期,即辅食添加期。辅食添加期是婴幼儿营养不良高发期,生长迟缓和贫血所反映的微量营养素缺乏也在这一阶段快速增加并达到高峰。科学添加辅食是全球婴幼儿营养干预的重要内容,包括辅食喂养咨询指导和辅食营养素补充等。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逐渐优化,婴幼儿辅食产业也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预期指出,2024年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36亿元。
同时,随着喂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尤其是逐渐从“隔代喂养”转变为父母直接参与喂养过程,年轻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新的喂养方式和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的米粉、果泥等婴幼儿辅食产品,近年来各类冻干食品技术也开始在婴幼儿辅食市场推广和应用。
婴幼儿辅食是指婴幼儿在满6月龄后,除了母乳之外为了满足营养需要而添加的各种辅助食品,主要分为辅零食、谷物类辅食、佐餐辅食、营养补充品、辅食油/调味五大类。
数据显示,谷物类辅食需求量最大,月销量102万件,占比46%,交易额4584万元,占比42%;其次是辅零食、佐餐辅食。细分品类中,磨牙棒/饼干/米饼、米粉/米糊、面条最受消费者青睐,销量分别为56.22万、20.77万、19.04万,且三者均为谷物类辅食。鱼肠、泡芙、溶豆、奶酪等辅零食销量均超过10万。
我国婴童零辅食行业存在标准缺乏等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家在婴幼儿辅食领域有一些专门的标准,包括《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辅食营养补充品》等。
但这些标准并没有涵盖婴幼儿辅食市场的所有品类,例如婴幼儿山楂棒、果味棒等很多细分类目尚无婴幼儿标准可循,市面上也存在部分企业打着“婴幼儿辅食”旗号却卖普通零食的情况。
目前我国婴童零辅食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左右,而当前行业渗透率很低,只有20%—30%。相比之下,日韩等国家婴童零辅食市场的渗透率能达到60%—70%。未来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可达到800亿元。
尤其是儿童零食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肖波认为,相对于婴幼儿而言,儿童涵盖的年龄段更广,人口也更多。更重要的是,目前儿童零食市场上的很多产品都有大量添加剂,市场需要迭代升级。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婴儿食品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