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应用 让农业插上 科技翅膀 农业无人机的应用优势分析报告

起飞、喷洒、落地……眼下,“开飞机”种地正成为职业新农人的日常。无人机,这一“酷炫”的前沿科技正在和农业牵手,使用无人机的农民数量正在稳步增加。

35岁的黄锐,在大学里学的是工商管理,但2009年毕业后,他却因为热爱航拍,误打误撞地成了一名无人机飞手。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2017年11月,黄锐毅然回到了老家重庆,与前同事一起成立了一家专业合作社,专门用无人机为农户提供服务。


(资料图)

看得见的好处让农户们逐渐接受了无人机这项新生事物。以重庆丘陵地区的水稻田为例,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效率是人工的25倍以上,施肥是15倍左右,播种是20倍以上,相较于人工,无人机让种子、肥料、农药更均匀,大大提高了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减少了农业种植的成本。

除了喷洒农药、施肥、播种,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农田测绘,助力乡村农业实现了半智慧化管理,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从业至今,黄锐已经在全国各省市组织参与超百万亩次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植保无人机,又名无人飞行器,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大疆农业无人飞机销量突破20万台

近日,大疆再次更新三款农业无人机产品:T25、T50以及 Mavic 3 多光谱版,起步价分别为41999元、57999元、24999元。

相比起前代产品,T50在载重、作业效率、作业效果、图传和续航功能上均有提升;T25在功能升级的基础上做到了更轻的重量,强调便携性与性价比;Magic 3多光谱版则能够收集作物指向性信息,帮助农户了解作物生长状态,实现异常状态捕捉以及变量施肥用药提醒等。

2012年,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声名鹊起的大疆开始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并在2015年设立了大疆农业品牌。T系列植保无人机是其旗下的产品系列之一,除此之外,大疆农业还拥有大疆智图、大疆农服App等产品。

截至2022年9月,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突破30亿亩次,产品销至六大洲的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以及咖啡、茶叶、柑橘、棉花、甘蔗等主要经济作物。

农业无人机的应用优势分析

农业无人机由由飞行平台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由于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加剧,植保自动化程度低,农业无人机在中国乃至全球日渐走俏。

当前,农业无人机主要以遥感无人机和施药无人机为主。在杀虫杀菌方面,无人机就是较为高效的植保工具,不仅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也降低了管护成本。尤其是像类似梯田,或一些经济作物,甚至果树(采用烟雾制剂),虽然无人机植保还达不到完美,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无人机应用于农业还能够解决一些瓶颈性问题。比如,遥感无人机可弥补卫星影像分辨率、时效性低的问题;植保无人机则可以均匀地喷洒农药,达到人工和其他喷洒设备无法做到的喷洒质量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多种应用工具。

此外,农业无人机目前主要应用在平原地区大田作物上,在果树上的应用场景还远未推开。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如果能达到大田作物的飞防渗透率,则果树飞防前景不可限量。

但是果树相对于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具有植株高、冠层厚、地形陡峭(南方山地果树尤其突出)的特点,农业无人机要实现良好的作业效果,任重而道远。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

Fore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我国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迅猛,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8.6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24.2%。

农业无人机造价并不低,如果按照动辄数万元的均价来计算,20万台农业无人机或已为大疆带来近百亿元的收入。相比起市场规模更大的消费级无人机,这可能并不算一个高额数字,但与前者不同的是,这个行业还远远未到天花板。

在水稻等作物中,农业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应用,但以玉米和大豆为代表的旱田却还在起步阶段。果树行业同样是大疆的重点攻坚领域。大疆今年果树飞防面积达到3200万亩次,但相比起我国2亿亩的果树种植面积来说,仍有很大扩展空间。

农业植保无人机普及空间与发展潜力

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农用无人机喷药的国家。目前登记在册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2000多家,防治面积达到100万公顷,无人机施药已占总施药面积的50%以上,是无人机应用最成熟的国家。

而在国内,农业种植走向规模化和机械化的趋势正缓慢而持续发展着。不可否认,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处于比较早期的状态,特别是飞防这块,只有2.6%的土地使用农业航空技术。

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是促进农业无人机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

根据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36-54岁的占了2.5亿人,35岁以下的只有6000多万人。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意味着剩下的人需要更多依赖机械作业。

目前农业植保无人机在中国农业产业中并不普及。2020年,国内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突破11万台,作业面积突破10亿亩。

数据显示,新疆2021年飞防渗透率达到80%,即登记在册的耕地绝大多数都使用过农业无人机服务,黑龙江这一数据也接近50%,这说明大面积、平原地区、农业人口少的地区,往往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但是重庆市2021年飞防渗透率只有1%,这说明越是丘陵山地、地块面积小、土地流转弱、人口多的地区农业机械化越难以发展。地块规模较小,传统方式作业即可满足;地块零散,高效农业机械也难以开展。

高达80倍的巨大差异,充分说明了我国地域辽阔、区域情况差异极大的现状,另外一方面也说明部分地区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样,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巨大。传统的通用航空农业作业比较适合在广阔的平原上开展,因此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大型农场,通航助农的潜力得到了有效挖掘。

但是我国东南地区丘陵广布、农田零碎、人均耕地面积小,这些特点虽然限制了传统的通用航空农业作业,却为更加灵活和智能的无人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

农业无人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农业无人机特别适合水田、高秆作物种植区和丘陵山地等人工和地面机械难以下地的场景,善于开展水稻田播撒、病虫害防治作业,可贯穿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并且购置与使用成本不高,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提质增收,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从微观到宏观,农民让农业更轻松,从整体上推动了乡村振兴进程。

新一代农业无人机挂载多光谱镜头,能够完成农田作业信息采集和监管,根据农作物长势生成农业处方图,指导农业无人机作业,做到高精度喷洒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其噪声污染和碳排放与传统农机相比更少,具有环境友好和绿色可持续的特点,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无人机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科技工具,更在此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岗位、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农村人口流失,青壮年远走城市,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是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难题。

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正式被人社部确定为新职业。从薪资待遇、工作内容、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无人机驾驶员无疑是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对年轻人有足够的吸引力。

根据民航局的数据,25岁~35岁从业者在无人机驾驶员中占比超过一半。随着农业无人机的推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并且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青壮年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逐步改变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使农村焕发活力。

《2022-2027年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