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秸秆“撑”起循环经济大产业 2023中国农业循环经济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循环经济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数字技术也成为“新农资”,推动智慧种养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农业循环经济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在以物质、能量梯次和循环流动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在遵循生态学规律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增大环境的包容量。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倡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即循环农业经济,遵从我国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并在此模式下充分利用当前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和废物排放降到最小量,发展良性的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型农业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最典型的是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如,“猪——沼——果”、“猪——沼——茶”、“猪——沼——菜”、“猪——沼——瓜”、“猪——沼——粮”及传统的桑基鱼塘等等。这只是一个方面。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四个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小秸秆“撑”起循环经济大产业

当下,我国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各种农作物收割后,剩下大量秸秆。或是还田,或是焚烧,秸秆大多时候被看作农业废弃物。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工业园,秸秆的“一出好戏”正在精彩“热映”。小小的秸秆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出多彩的“面貌”,“撑”起循环经济大产业。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秸秆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更是重要的资源。秸秆高值化利用就是找回农业生产的另一半,是农业延伸的重要方向。生物经济是我国工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2022年5月我国首次发布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向,并提出要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推动化工、材料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

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资源富含热能和碳、氮、磷、钾、微量元素等。且相比废塑料等其他废弃物,秸秆的分布更加集中,有助于保持供应稳定性。在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秸秆成为唯一被三次点名的品类。秸秆,已经成为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优选项。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环所副所长冯晶表示,目前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路径包括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其中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基材料具有明显的高值化优势,是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2023中国农业循环经济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市、园区、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了多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通过切实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全面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形成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的“五化”利用模式。比如,早在2016年,贵州省就提出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的15种产业,2022年绿色经济占比超45%。江西省等地推行从规划到消费等多方面的循环经济发展任务,探索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循环发展成效显著,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取得较大进步,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提升较大,但从整体上看,农业循环发展的基础仍较为薄弱,制约因素主要有法规标准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到位、科技支撑不足、资源化成本较高、市场主体参与意愿不足等。《“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

欲获取更多农业循环经济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农业循环经济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报告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