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经验数次现身成亮点

7月8日,中央电视台13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环球》以及央视网集中报道了我市小学课后托管服务工作。《朝闻天下》播出的新闻题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升级” 缓解多方后顾之忧》,介绍了我市教育局及红湖路小学、虹路小学、澧浦小学等学校的做法。金华经验再度走向全国,引发广泛关注。

央视聚焦金华好做法

在这期时长8分钟左右的专题节目中,央视报道了为解决放学课后“3点半难题”,全国各地义务教育推出的课后服务好做法。“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浙江金华在此前提下,鼓励学校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实行弹性离校制度。在金华市红湖路小学,课后服务时间就有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等多种选择,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

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同时也给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为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后顾之忧,让大家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课后服务,各地推出了一些暖心举措。“在浙江金华,各学校将收取的课后服务经费按实际工作绩效全额发放给教职工,不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不统计在绩效工资总量内。一些学校还推出‘暖心卡’‘无理由休息日’或代购菜品等举措,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婺城区虹路小学面向托管教师开展‘微心愿’活动,老师有什么困难或心愿,可以向学校提出来。”

全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

其实,就在几日前,教育部印发了通知,遴选确定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并梳理汇总了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我市榜上有名。此次上榜的有4个省级单位、4个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4个直辖市所属区、3个地级市、8个县(区),我市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

在教育部发布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中,表扬我市从2019年起,全面推行小学课后服务,建立小学网络报名平台,按照“家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步骤统一实施。目前,全市392所小学均开展课后服务,参加学生31.6万余人,占学生总数的72.3%;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1.9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1.3%。2020年以来,全市从校外辅导机构“回流”学生11万余名。

我市还指导各校因校制宜,形成“1+X”课后服务模式,在提供集中看管和作业辅导等基本服务基础上,增设科技艺术类、体育活动类、劳动实践类、心理辅导类等四类课程。课后服务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合理收取费用,全市生均收费标准为500元~600元/学期,困难家庭学生一律免交费用。

我市还出台了“七个严禁”规定,保障课后服务规范运行。2020年,共开展督察4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1个。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安全管理20条,建设“智安校园”382所,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加强安全监管。

开心、放心、用心、走心

报道中出现了婺城区虹路小学老师叶淑飞的身影,她在镜头中说:“有一次我妈妈生日,我答应她那天晚上回去做饭给她吃,结果那天刚好轮到我托管。我们钱副校长知道了之后,帮我在网上订好了菜,送到我手中。我十分感动,觉得很暖心。”“暖心服务缓解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她说。

我市全面推行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改革后,正式实施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用心的“三心”工程。金华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被群众称赞为“最受欢迎的教育民生实事”。

我市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也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教育系统‘放管服’典型案例”,入选人民日报社“2020年民生示范工程”。4月26日,中国教育报3版头条刊发报道《课后托管成了“走心”的民生事》,对我市的托管服务改革经验做了介绍。

据悉,目前我市共开设趣味性课程320余门,并结合各类主题教育进行个性化的托管“定制”。同时在监管、保障师资、加强服务等方面加强机制建设、下足真功夫,引导教师从“要求干”到“主动干”转变。推出“党建+”特色服务项目,开展教师“微心愿”活动,外聘专业教练、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家长志愿者等参与托管服务。

市教育局局长楼伟民表示,校内托管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要让家庭得实惠,关键是要把服务做实做精。今后,将深化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探索与改革,将这项百姓叫好的民生示范工程做得更好,做成极富金华辨识度的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