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流感预防和治疗 专家来支招
“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千万别硬扛。”临近9月,学校、幼托机构即将开学,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流感病毒开始活跃,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感染病科副主任汤灵玲教授遇上患者,总会嘱咐一声。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尤其是老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孕妇、婴幼儿等,感染后容易发展为重症。当前,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切断流感的传播途径?能否在发病高峰期到来前做好防治?汤灵玲来给大家支支招。
流感病毒“百变” 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引起流感流行的主要为甲流和乙流。感染者会出现高热、乏力、肌肉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危害比普通感冒严重许多。
“普通感冒表现为流涕、鼻塞、低热等,症状比较轻,一般在1周内自愈,较少出现并发症。流感可能并发肺炎、支气管炎、多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可致约5%—10%的成人、20%—30%的儿童感染,造成500万例重症病例和65万例死亡。”汤灵玲提到,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种类不同,但疾病的症状有所相似。不同在于,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潜伏期长,后果和危害更加严重,但流感的早期发病症状更明显、更严重。“虽然去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整个社会保持了一定的社交距离,市民习惯戴上口罩,减少聚集,流感发生率大幅下降,但还是要持续重视、保持警惕。”
48小时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门诊中,汤灵玲常遇见或听说一些患者抱着扛一扛的想法,将流感拖成重症的例子。
“流感病毒具有自限性,没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健全者,三五天就能恢复,但如果是免疫功能低下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很容易出现重症化。”汤灵玲说,几年前,曾有一位30多岁的年轻男患者,患上流感后没有及时就医,结果出现了重症肺炎,呼吸功能衰竭;还有一位大三男生,感染甲流后硬扛4天,等病情持续加重送医后,已经出现重度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因此,患上流感需要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避免发展成重症。流感抗病毒药物有很多,目前新上市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全程仅需服用一次,能在24小时内快速清除体内的流感病毒。“一般在患病48小时内服药最好,超过这个时间,如果患者还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仍应继续积极用药。家有流感患者的高危人群,还可以预防性用药。”汤灵玲也呼吁,希望未来有更多高效、安全的抗流感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惠及更多患者。
“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控制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汤灵玲说,“新冠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能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每年冬春流行季前接种,两者并不矛盾。”(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