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回A前景 中芯国际股价暴涨10倍背后

红筹回A来了,中芯国际要赴科创板上市。

5月5日晚间,中芯国际(00981.HK)公告称,拟于科创板发行不超过16.86亿股股份。

公告显示,4月30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案批准建议进行人民币股份发行、授出特别授权及相关事宜,待股东特别大会批准以及必要的监管批准后,公司将向上交所申请人民币股份发行。

上交所形成审核意见后,将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人民币股份发行的注册。人民币股份发行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及完成股份公开发售后,中芯国际将向上交所另行申请批准人民币股份于科创板上市及交易。人民币股份将不会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此次募资约40%用于投资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约20%用作为公司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约40%用作为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SN1和SN2厂房建设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SN1项目主要包括生产厂房、CUB动力车间、生产调度及研发楼等,目的是生产14nm及更先进制程芯片。

官网显示,中芯国际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集团,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上海,拥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务基地。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200mm晶圆厂,以及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圆厂;在江阴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块加工合资厂。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营销办事处、提供客户服务,同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代表处。

今年3月底,中芯国际发布2019年年度财报,合计录得收入约31.16亿美元,毛利率20.6%;录得净利润2.35亿美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13.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来自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美国,及欧亚大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9.5%、26.4%、14.1%。

中芯国际在致股东信中表示,第一代14nm FinFET技术已进入量产,在二零一九年四季度贡献约1%的晶圆收入,预计在二零二零年稳健上量。第二代FinFET技术平台持续客户导入。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作为国内先进制程的领军企业,中芯国际上游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值得重点关注。目前中芯国际的供应链中,设备企业主要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盛美半导体、沈阳拓荆等。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华特气体、江丰电子、安集科技、雅克科技、晶瑞股份等。

对于中芯国际科创板IPO,国信证券火速发出“买入”点评:

1.中芯国际现在港股PB只有1.62倍,估值处于合理估值以下。在科创板上,有利于公司估值回归至合理估值,公司的稀缺性、科技核心资产的重要性将在大陆资本市场得到应有的估值体现。

2.科创板的发行将会提升公司在港股的估值,科创板发行后,促使港股资本充分认识公司、提升公司估值。在可见的未来,中芯国际是国内半导体行业、整个科技行业的绝对龙头。

3.在科创板IPO融资有利于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按照中芯国际5月5日股价15.26港币,增发16.86亿股科创板,能够融资234亿元人民币,要是溢价发行,融资金额更高。

4.12英寸芯片SN1项目是Finfet的14nm及以下工艺,资本充足后,将加快公司先进工艺进展,有利于半导体制造国产化快速实现。

5.买半导体,就是买中芯国际。在对华技术限制、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代工订单向国内转移的半导体国产化红利。

国信证券表示,大陆半导体产业要崛起,从设计到代工、封测都要自主化,所以大陆的芯片设计公司寻求大陆代工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国内芯片设计巨头,还是芯片设计中小型公司,从2019年初开始,都在尽可能地将代工转向国内,这种代工订单转移逐渐成为业内共识,且趋势正在加强。中芯国际作为国内代工龙头(产线种类多、产能大),将明显受益。

预计2020~2021年收入分别为36.04亿美元/40.59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5.1%/12.6%,2020~2021年利润分别为1.84亿美元/2.26亿美元,增速-11%/23%。

公司作为半导体代工的技术跟随着,技术节点突破是关键,应该先看公司的技术,再看收入,最后才是利润。中长期看好国产化替代大背景下的大陆代工厂崛起。

考虑在贸易战和半导体国产化大背景下,市场对中芯国际核心资产的认识从低估回归合理,公司合理PB估值范围2.5~2.7倍,对应22~23.7港元,维持业绩预测和“买入”评级。

截至11点记者发稿,中芯国际股价涨约10%,盘中最高价为16.8元,创1个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