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爱同行”孤独症儿童教育公益行动在浙江举行
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近日,“聚爱同行・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公益系列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
孤独症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办好孤独症儿童教育,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4年底,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下称“中心”)在浙江师范大学启动,这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汇聚了一支横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孤独症专职研究团队,致力于为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康复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中心的设立在特殊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表示,“要充分运用好浙江的区位优势,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理论指引,讲好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中国故事。”
4月2日,活动现场。(浙江师范大学供图)
活动现场,“孤独症儿童教育发展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将通过立体化合作模式,推动课程研发、师资培养、医疗服务等优质资源的开发,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中心还与来自福建、江苏、山东、广东等多个培育对象的学校完成签约,旨在培养更多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的沃土,开启孤独症儿童教育协同发展新篇章。
为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孤独症儿童教育情境中的运用,现场,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师生们展示了题为“春游我做主”的主题微课,展现该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特殊教育融合的成果。
“在AI时代,特殊学生的教育也不能落下。”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周跃良表示,“我们必须加强人机协同教育能力,为特殊教育注入新动力。”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心主任蒋云良介绍了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表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这不仅是一句誓言,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未来,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孤独症儿童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