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美国国债大折价?——美元“死穴”已经暴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位香港朋友告诉我:硅谷银行破产时出售的最后一笔资产,是一笔数量并不算太大的美国国债,但这笔国债售价居然被折让了22%。这是真的吗?不敢相信。如果真有此事,那将意味着:美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已经严重不足。此前,看到过华尔街金融巨头的一些研究报告,其中也遮遮掩掩地透过一些风声说:美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不过毕竟美国处在紧缩周期,国债市场流动性有点萎缩不足为奇。但如果实际大宗交易出现22%的折价,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

在国内网站上,没有查到这一数据的相关出处。但我们可以查到此前披露的一些资料:硅谷银行破产后的3月10日,其“过渡银行”所拥有的总资产共计约1670亿美元。其中,720亿美元的信贷资产被第一公民银行收购,收购总价为165亿美元,相当于折让了资产价值的77%;其余900亿美元的证券和其他资产,交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处置。值得注意的是:其间有50亿美元的差额,这笔差额会不会就是被出售的美国国债?据FDIC估计,硅谷银行带给FDIC的存款人保险基金(DIF)约200亿美元的损失。这不奇怪,毕竟FDIC为硅谷银行垫支了大量储户提款,但这其中是否包括国债出售的损失?不得而知。

但定性而言,如今的美国国债市场,机构间的“大宗交易”发生大幅折价的可能性顺理成章。因为:第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通过货币互换或其他交易方式,避开美元依赖症,最近中国和巴西、印度和马来西亚以及中东一些国家间正在签订协议,使其贸易避开美元,并改用本币结算。这势必导致美元的全球需求大幅降低。第二,美国对外出口限制,加上其国内物价高企,消费走弱,这会不会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减少,而使全世界美元流动性紧张?实际上,美国与欧元、加元等已经展开货币互换,担心的就是美元流动性枯竭。

一方面的是美元需求减少,一方面是美元的供给也减少。美元如此收缩,再加上美国财政赤字还要增加,美国国债规模还要扩大,美国国债市场是否还能找到足够买盘?所以,不管美国国债大宗交易是否真有22%的折让,至少我们应当可以定性地意识到:美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恐怕已经大不如前,流动性风险溢价正在不断上升。

美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出问题?此事非同小可,因为这是美元的“死穴”。曾几何时,世界各国央行为什么原意把美国国债当成美元储备资产?因为它具有适当的收益性和强大的市场流动性(大笔交易不会严重冲击市场价格),这是关键要素。流动性不好,就必须加大收益性,但这是对一般投资者的补偿机制,而对各国中央银行而言,他们看重的更多是流动性。因为,国家急用美元之时,央行必须做到立即“无损失”变现美元资产。但现在,美国国债市场还可以吗?

所以我猜测:美联储暴力加息,或非仅为抑制通胀,同时也有补偿美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即没有高息、没人买)的需要。如果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那将预示着美元“死穴”已经显露。

责编:姚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