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齐发力 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全面提速
随着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实现,我国正加快打造各具特色区域创新高地。《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以科技部为主导的“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行动方案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并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将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协同机制正在加速完善。其中,成渝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以成渝为代表的中西部创新高地正在“崛起”。
东西部创新合作方案加快推进
科技部近日正式启动“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行动方案编制工作。据记者了解,行动方案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明确整体思路、目标和要求,聚焦做好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援青、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科技兴蒙、海南开放合作、东西部科技合作信息共享等重点工作,健全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园区、产学研、人才技术等合作。
“科技部成果与区域司日前组织召开视频座谈会,邀请部分省(自治区)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共同研讨制定行动方案的思路及工作安排。”科技部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前期科技部已组织开展东西部科技合作调研工作,下一步将在各部门、各地方支持下,加快推进行动方案编制工作。
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行动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在今年1月5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已明确成为2021年科技部十一项重点工作之一。
受访专家认为,在“十四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开展新时期东西部科技合作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正日益显现。作为区域性创新高地,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近期已启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王革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成渝协作创新机制加强
今年2月25日,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制定成渝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支持布局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长江流域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模拟实验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建设川藏铁路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面向‘十四五’,重庆市将通过各项举措奋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25年,力求形成‘三个形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西部(重庆)科学城影响力基本显现。”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21年重庆市将瞄准国家有需要、重庆有能力的领域,梳理一批创新清单,力争在集成电路、移动信息网络、新材料、智能制造、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
据了解,近年成渝区域科技协作创新正呈加快态势。此前,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签署《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协议提出,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一城”指西部科学城,“多园”指两地的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和省级新区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形成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和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一独特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许多地区是国家战略科技、国防工业和重大装备所在地,创新资源富集。以四川、重庆为例,去年年初国家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望成为全国创新版图中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极。”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光教授表示。
央地发力区域创新格局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