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调整对钢材出口影响显现

    

前7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6.49亿吨,减少1.5%,进口均价每吨1116.1元,上涨69.5%;钢材839.7万吨,减少15.6%,进口均价每吨7929.4元,上涨29.7%。

海证期货研究所副所长石头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22.3%。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环境下,这个成绩非常难得。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走势,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改善,新动能不断积聚,回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汇率总体稳定,中国制造业承担起了“世界工厂”的重任。但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运行中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将长期存在。

7月份钢材出口566.9万吨,环比回落,但同比2020年增长35.62%,同比2019年也有1.78%的涨幅。从累计出口量来看,1—7月累计出口钢材4305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30.93%,同比2019年仍有7.71%的增长。

光大期货研究所黑色研究总监邱跃成认为,7月钢材出口环比下降,同比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5月份以来连续两次钢铁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对钢材出口形成了一定的抑制影响,但当前国内外价差依然较大,如目前热卷美国进口价格达到1170美元/吨、欧盟为1180美元/吨,仍远高于中国出口934美元/吨的价格水平,钢厂出口仍有较强的积极性。

“钢材出口量占国内产量比重自2018年下半年起开始逐步下降,2020年钢材出口量占国内产量比重降至4.05%,但自今年起随着国外经济复苏以及国内外钢材价差巨大的背景下开始反弹,且回升幅度较大,今年1—4月份回升至5.67%,已是近两年的高点了,说明钢材外需占比的回升与国家对于大力发展内需的定调略有不合。”海通期货黑色系研究员邱怡宏说。

另外,邱怡宏认为,今年4月末和7月末两次关于钢铁产品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的叠加,自8月1日起所有成品钢材的出口退税全部取消,这些政策都是促进外销转向内需的重要举措,进而为钢铁企业后续的自主减产之路奠定基础,与碳中和、碳减排以及当前进行的粗钢压产任务存一致性目标,在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下,国内外价差已逐步从高位略有收敛,由此看,对于8月份起的钢材出口也有望逐步产生缩量影响。

“往后看,随着海外粗钢产量的逐步恢复,海外对中国钢材的需求或将有所回落。而在粗钢产量压减的背影下,我国钢铁行业定位以转为‘以满足内需为主,不以出口为导向’,如果出口持续维持高位,不排除相关出口关税仍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预计后期我国钢材出口量将逐步下降。”邱跃成说。

大宗商品进口方面,今年前7个月,铁矿砂、原油、煤炭等商品进口量减价扬。其中,我国进口铁矿砂6.49亿吨,减少1.5%,进口均价每吨1116.1元,上涨69.5%;原油3.02亿吨,减少5.6%,进口均价每吨2963.7元,上涨26.8%。“虽然总量有所减少,但是价格大幅上涨,意味着我国在大宗商品原材料进口方面有更多的贸易损失,也存在一定的输入性通胀的隐患。”石头说。

邱怡宏认为,铁矿进口从环比依然大致持平,甚至略小幅下滑,同比降幅继续扩大,1—7月份累计进口数量同比也由上半年的2.6%降至-1.5%。上次出现负增长还是在2019年,显示上半年在疫情、降雨、文化遗产问题等多方面影响下,整体供应增量的确不及预期。从四大矿山二季度财报中也可以发现,2021年上半年澳洲三大矿山合计同比几乎无供应增量,甚至还有250万吨减量,剔除淡水河谷去年低基数影响,四大矿总体也仅有300万吨左右增量,结合四大矿山2021年或2022财年产运目标预估,今年下半年力拓和必和必拓下半年大概率同比难有明显增量,也就是说下半年进口增量需重点关注巴西和非主流矿地区。(期货日报)

关键词: 关税 政策 调整 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