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需求回落钢企面临三大挑战
10月中旬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国内有关部门出台稳价保供措施,坚决抑制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焦煤、焦炭、铁矿石也应声下跌,进而带动钢材期货、现货价格震荡下行。
“钢铁行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一直以来稳定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中央部委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深入了解钢铁行业情况,注重差异化和特殊性,科学制定管控措施,支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钢材市场呈调整态势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从中钢协第三季度信息发布会获悉,前三季度,中国钢铁行业需求稳中趋降,钢铁生产保持增长,增速持续回落。分季度看,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6%,二季度同比增长8%,三季度同比下降15%。其中,9月份,全国粗钢日产245.83万吨,环比下降8.45%,同比下降21.2%,比4月份峰值下降24.6%,为近三年来最低值,国家限产政策效果显现。
从全球来看,根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报告,10月份欧洲扁平材市场价格继续调整,跌幅有所扩大。欧盟钢厂热轧卷、冷轧卷、热镀锌、中厚板价格均有所下跌。
刚刚过去的10月份,欧洲经济复苏势头继续放缓,欧元区当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8.5,低于前值,其中法国制造业PMI明显回落,英国制造业PMI有所回升。制造业扩张放缓抑制钢材需求,然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部分钢厂选择性停产。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静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10月份,全球经济复苏继续放缓,欧洲、美国制造业景气度下行,钢材市场整体呈调整态势,北美市场高位回落,欧洲市场下跌幅度扩大,亚洲市场有涨有跌。后期来看,钢材需求或趋于平稳,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已提上日程,对价格形成利空,能源价格上涨可能影响钢材供应,11月份国际钢市预计呈分化走势,亚洲、欧洲震荡偏强,北美市场或高位调整。”
国内钢铁行业面临三大挑战,亟待转型升级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螺纹钢期货收盘价4646元/吨,较9月末下跌1060元/吨,跌幅18.6%;热轧卷板期货收盘价5003元/吨,较9月末下跌710元/吨,跌幅12.4%;现货市场方面,三级螺纹钢价格5354元/吨,较9月末下跌548元/吨,跌幅9.3%;热轧卷板价格5518元/吨,较9月末下跌371元/吨,跌幅6.3%。
10月份本是传统需求旺季,在限产持续下,钢市基本面本有好转预期,钢价缘何出现深度下跌?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国际钢铁市场见顶回调,对国内市场形成带动。随着海外钢铁生产快速恢复,供应缺口得到修复,同时全球经济复苏速度放缓,钢材需求快速扩张阶段结束,全球钢铁供需紧张局面缓解,全球钢材市场呈现震荡回调态势。二是10月中旬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也出现下跌,对钢材市场造成拖累。三是“银十”需求释放不及预期,上涨行情未能兑现。当前,商品房销售面积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持续下降,而基建投资单月增速也呈现持续5个月负增长。同时下游制造业用钢产品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增多,也对板材需求形成一定削弱。四是部分地区钢厂复产对市场有所扰动。五是保供稳价导向下,黑色系期货市场联动下跌。焦煤、焦炭、铁矿石下跌,带动螺纹及热卷期货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进而带动钢材现货进一步下行。
中钢协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钢铁行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二是“双控”“双碳”工作力度加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三是资源、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企业降本增效难度增加。
“11月份已经来临,从需求端来看,北方地区渐入冬季,建材需求将逐步减弱;从供应端来看,全国范围内限产继续,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行钢铁行业错峰生产开启,进一步制约钢铁产量释放,市场继续呈现供需两弱格局;而焦炭现货价格的坚挺使得目前成本支撑作用仍强,但在期盘下行,盘面成本支撑下移,以及钢厂限产对原料需求减弱趋势下,后期铁矿石、焦炭价格下行概率加大,钢材现货成本也将趋向回落,预计11月份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震荡走弱格局。”王国清对记者表示。
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产业链长、规模大、涉及面广,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钢铁行业还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对地方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统筹考虑钢铁行业在经济和碳排放两个方面的作用,以碳减排为抓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