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家张中钦的“曜变之路”
作为2021年福建文化年首秀亮相东京文化中心的中国福建古代文化艺术暨文化旅游展拉开了展览的序幕。福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建窑建盏也出现在展览现场。其中作为现代建盏作品代表的曜变天目茶碗《大千世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流连。作者张中钦先生也早已被日本陶艺界所熟知,近年来已多次应邀携带建窑作品赴日参加展览。
把当代艺术理念融入到传统文化当中,在弥久的坚守中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坚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陶艺之路。他的作品将返璞归真的朴素与佛家的禅意巧妙融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群的技艺为器物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张爱玲说: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最原始的胎土,手工的制作,在火的催化下,呈现了千变万化的美丽,完全是崇尚自然的精神产物,然后开出了最美丽的花。
物以载道,心之所向;纵情于世,寄情于盏;悠然世界,豁然眼前……世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泥土,经过匠人之手,在熊熊窑火之中蜕变幻化。如凤凰浴火,涅磐重生。而这恰如张中钦先生自己,几经辗转之后,在建窑的世界里寻找到自己的艺术之道。“我将终此一生只做烧盏一事。”十多年寒来暑往,一茶一盏一味禅,一隅喧嚣半世云。张中钦就是这样一位甘于寂寞,独守匠心的人。
天道酬勤,在坚守中的传承与创新,使他的作品风格鲜明,独树一帜。众多作品深得海内外藏家的喜爱,富有盛名。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当中,张中钦先生对曜变情有独钟。璀璨如星空,浩瀚如宇宙,变幻莫测,神秘妖异,深深吸引着他。为了复烧曜变,他远离喧嚣,藏身乡野,一灯一窑。窑炉边实验残品不可计数,桌䅁上资料堆积如山。经过十年数千次的实验,他以传统原矿釉料,终于恢复出800多年前的稀世珍品—曜变天目。
目前为止,在众多面世的曜变作品中,此作品的斑纹结晶,光晕等细节与传世之宝最为接近,被誉为“古法曜变第一人”。在东京都美术馆展出时,日本参议院议员、演艺界名流、著名收藏鉴赏家以及陶艺家等,纷纷来到作品前,他们久久地驻足,热切讨论,无不沉浸在曜变所呈现的掌中乾坤之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也特意安排约见了张中钦先生,只为了一睹《大千世界》的芳容。鸠山先生对张中钦复烧的古法曜变天目极为欣赏,爱不释手,也特别的珍藏了一只。
曜变复烧之路的坎坷艰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张中钦先生付出许多,也收获满满。格物致知,修身正心。他从一位手工匠者蜕变成长,向着学者迈进,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就是最好的见证。这些宝贵的资料得来不易,让它们蒙尘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对于同行来说,这些从失败中积累出的能够用以指导实践的经验是行业的秘密,干货满满,可遇不可求。
于是,他一边不断地研究、试验,一边执笔整理资料、数据,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学术领域开疆拓土,笔耕不辍。《传统曜变天目的艺术赏析》、《传统曜变复烧的现状及技术难题》被国家级期刊《陶瓷科学与艺术》、《神州》收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张中钦先生为研究员。
不久前,他又被聘为台湾《陶瓷》刊物的特约撰稿人,这在业界可是绝无仅有的。“一旦你让我开始,我就无法停止”对曜变无尽的爱让张中钦选择了坚持与继续。现在的他身兼多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师,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他义无反顾地前行。正是因为有了张中钦这样独守匠心的艺术家,他们告别繁华,选择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埋首于逼仄之地,古老的建盏技艺、建盏文化才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延续,并在不断地创新中逐现往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