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适当调整“十四五”煤炭消费量控制基数,通过绿色科技赋能推动“碳中和”

据扬子晚报消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要从何处发力?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建议,江苏应通过适当调整煤炭消费量控制基数,同时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乔旭:适当调整“十四五”煤炭消费量控制基数,通过绿色科技赋能推动“碳中和”。

乔旭列出了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江苏累计实现煤炭、钢铁去产能3037万吨,关停化工企业4454家。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74家、绿色园区14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底,江苏煤电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水平,规模居全国前列。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突破,煤炭利用正逐步向清洁化、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虽然江苏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方面领跑全国,但还有一系列挑战要面临。”乔旭举例,“十四五”时期,江苏拟投产一批重点项目,夯实制造强省建设,预计将带来煤炭消费需求的较大增量。与此同时,全省落后耗煤设施已基本关停到位,35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面完成整治,进一步做减法空间所剩无几。

因此,乔旭建议,江苏适当调整“十四五”煤炭消费量控制基数。“建议充分考虑江苏减煤空间小,在建重大项目将在‘十四五’期间陆续投产的实际情况,以‘十三五’期间国家下达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值(2.58亿吨)作为江苏省‘十四五’煤炭消费基数。”乔旭以连云港石化基地的发展为例:连云港石化基地发展态势迅猛,产业集聚明显,配套设施完善,预计“十四五”将基本建成世界级石化基地,成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因此,乔旭建议单列连云港石化基地煤炭消费量控制基数。“建议对其煤炭消费量控制基数实行计划单列,支持石化产业优化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除了做好减法外,归根结底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乔旭建议,鼓励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绿色原始技术创新。“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学科支撑作用,加快部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二氧化碳用作原料生产化工产品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