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代表:煤炭行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肩负更大使命、承担更重责任
据中国科学报消息,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虽然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煤炭消费比例逐步降低,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煤炭资源开发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维持在一定强度。
2012年以来,我国原煤年产量始终保持在34.1亿-39.7亿吨。“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为56.8%。这决定了煤炭行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肩负更大使命、承担更重责任。”今年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告诉《中国科学报》。
实际上,煤炭业减排潜力巨大。“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约5500处、退出落后产能10亿吨/年以上。“十四五”煤矿数量还将进一步压缩,有助于煤炭业碳排放尽早达峰。
而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掌握了煤制油气产业化技术、瓦斯全浓度利用技术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成熟,也为行业减排打下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袁亮提出,未来,建议首先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实施煤炭行业和煤炭规模以上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行动达峰方案,提出煤炭消费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对行业减排的战略指导、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进一步丰富支持行业减排的政策工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行业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供给结构优化调整。
其次,要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创新发展。把煤炭绿色智能开发、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及污染防控、现代煤化工及高效利用、废弃矿井安全开发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作为重要方向和战略领域,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研发,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问题和挑战。
还应坚持系统观念,全产业链推进。更加突出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围绕煤炭产业链全链条、行业上中下游,深化“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构建“开采源头治理+供储过程管控+需求侧清洁利用+终端生态增值”的煤炭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