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单体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仅15个!《2020年度钢铁行业环境评估报告》发布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2020年度钢铁行业环境评估报告》。
粗钢产能利用率超过90%,2020年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十二五”末分别增加28.4%,32.5%和28.1%。
25个省(区、市)粗钢产量增长,上海、重庆、湖北、天津负增长。
就粗钢产能分布来看,约一半在河北、江苏、山东和辽宁。
目前,钢铁行业发展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全国单体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仅15个;京津冀晋鲁豫地区以200-500万吨为主;苏浙沪皖地区以200万吨以下为主。
就行业发展来看,钢铁行业工艺结构和装备水平不断优化,超低排放改造大范围推开——
2020年我国长流程和短流程企业粗钢产能占比分别为87.1%和12.9%,短流程比例较“十二五”末期提高3%。
截止2020年底,全国共有229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82家钢铁企业(3.3亿吨粗钢产能,占重点区域总产能60%)正在开展评估监测,7家全流程钢铁企业(5592万吨粗钢产能)评估监测结果在中国钢协工业协会网站公示。
就污染物排放来看,主要集中在重点地区,377家钢铁联合企业有组织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49.27万吨、19.99万吨、43.13万吨,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分别位居第一位、第四位、第三位,减排压力仍很大。
同时,非重点地区废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远高于重点地区。
废水排放呈现出总量小、南北差异大的特点,约70%钢铁联合企业不排放生产废水,废水外排企业主要位于南方,112家钢铁联合企业共计排放COD、氨氮分别为5874.77吨、403.15吨。
就污染控制技术来看,钢铁行业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水平整体较高——
烧结机头、球团焙烧烟气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或电+袋除尘器比例约90%;高炉出铁场和矿信、转炉二次和三次烟气以袋式除尘为主,占比98%以上;
湿法脱疏约占60%(以石灰石/石灰-石膏法为主);半干法/干法脱硫约占35%;
脱硝以SCR为主,约占70%。
截至2021年3月,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不含铁合金冶炼)共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4429家、发放整改通知书企业41家;重点管理1064家(含193家钢压延加工企业),简化管理33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