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正式供热 核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方向2022

核技术市场应用前景如何?我国核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并在辐照材料改性、辐照加工服务、辐射技术装备、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正式供热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1日正式投运供热,项目覆盖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中广核方面介绍,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规划供热面积24.24万平米,最大供热负荷为12.77兆瓦,抽取红沿河核电站二回路汽轮机产生的蒸汽作为热源,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实现红沿河镇清洁供暖。

据测算,项目投运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将有效改善供暖区域大气环境。

核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方向2022

核技术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核特色医疗、核技术装备、辐照应用的前景可观。国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反应堆建设、加速器技术突破、医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药物研制生产的措施,将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逐渐受到重视,已上升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前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借助资本市场畅通的融资渠道以及国内外旺盛需求的牵引,在全球核技术应用蓬勃发展的国际环境下,随着核技术应用新领域产业化条件日渐成熟,可以预测,我国核技术应用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应用规模将持续扩大。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核技术应用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统计报告》显示:

国家原子能机构日前在京举办2022年第三季论坛,发布了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其中囊括首台国产化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投入临床应用,电子束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核技术助力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辐照灭菌技术在高原藏药中首次应用等多项核技术重大应用成果。

例如,上海联影研制成功超长视野全景动态扫描PET-CT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2米轴向视野全身成像,比传统PET成像灵敏度提升了30到40倍,奠定了我国PET-CT整机研发水平的国际领先地位,可为新药研发、精准诊疗及科学研究等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

中广核达胜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在广东江门、湖北十堰等多地建立示范项目,能有效提升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为赛事部署多套智能化核安保设备,提供核安保解决方案。

核技术应用作为核领域的轻工业,应用面大大超过核能发电。根据国际核技术强国经验,核技术应用的市场空间远超核能发电。据美国核科学顾问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同位素未来需求》一文数据,美国90年代中期产值已超过2000亿美元,是核电产值的3.5倍;创造就业岗位370万个,是核电产业的9.3倍。

未来,核技术将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进一步推动我国核技术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与国际化发展。同时,随着核技术与其他技术、产业及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发展,核技术应用将给人们生活创造更多美好的改变,进一步造福人类。

想了解核技术应用行业市场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中研普华《2022-2027年中国核技术应用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统计报告》

关键词: 核能供暖项目 核技术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