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光引发剂行业现状分析 龙头企业产能已突破两万吨
20世纪60年代,光引发剂发展初期,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且存在黄变、光引发剂速度较慢等问题,随着光引发剂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多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光引发剂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品性能不断改善。2000年左右,中国部分化工企业开始进入布局光引发剂产品,并凭借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在国际光引发剂市场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00年以后,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行业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光引发剂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22光引发剂行业现状分析 龙头企业产能已突破两万吨
(资料图)
光引发剂位于产业链中上游。光固化行业产业链的原材料主要为基础化工材料及专用化学品等,光引发剂位于产业链中上游。巯基化合物系列产品可作光引发剂原料,此外主要应用于医药及农药制造领域;光引发剂则应用于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UV 涂料、UV油墨等诸多领域,终端应用横跨电子产品、家装建材及医药医疗等。
2021年涂料和油墨是全球光引发剂下游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中油墨用光引发剂占光引发剂总需求量的38%,而涂料用光引发剂占光引发剂总需求量的49%,而胶粘剂用光引发剂仅占光引发剂总需求量的3%。
受益于光固化市场的整体发展,光引发剂的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统计显示,2016-2021年,全球光引发剂市场规模以5.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1年已经达到10亿美元。
目前全球光引发剂产能在10万吨左右,而荷兰IGM Resins和中国久日新材两家企业产能均已突破两万吨,在全球光引发剂行业内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且两家企业销售布局均已经覆盖全球主要的消费市场,实现了全球化经营。光引发剂竞争第二梯队企业包括Arkema Group、TCI Chemicals、Rahn AG等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能力稍弱,业务覆盖面积也多局限于一定区域以内。第三梯队企业为其他规模较小,技术较为落后的光引发剂生产企业,这类企业数量较多,竞争能力较弱。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光引发剂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
光引发剂,又称光敏剂或光固化剂,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250-420nm)或可见光区(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
引发剂在光固化材料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使用量并不大,使用量约占光固化材料的3%-5%,成本约占到11%左右。由于光引发剂对下游成本的影响不大,添加量比较少,不同品种间无明显替代关系,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用途。针对不同的下游应用领域,光引发剂具备不同的特性,尤其是国内的产能实际上被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因此议价能力较强,企业倾向于将成本向下游传导。目前国内的光引发剂市场经过激烈竞争,寡头垄断的局面已经十分明显,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北京英力等不到十家企业。随着近年来针对化工行业的环保监察越来越严格,未来的市场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高。
全球光引发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光固化配方产品用量53.3万吨;根据Lucintel的统计,2017年全球光引发剂市场规模达到7.97亿美元,2012-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7.2%。UV涂料和油墨前景较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光引发剂行业将被不断推动;预计2023年全球光引发剂市场规模将达到12.944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5%。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细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光引发剂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