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正当时!汉威科技方案护航钢铁冶炼行业

今年6月是第23个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成各行业焦点。钢铁被誉为“工业粮食”,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23年,我国钢产量达10.19亿吨,钢消费量达8.9亿吨,生产与消费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至今已连续28年双双稳居全球首位。钢铁产业是机械、建筑、汽车、家电、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随着钢铁需求的大幅增长,其生产工艺也在向高效化、科学化迭代更新。首先,人们将铁矿石、石灰石和煤炭等主要原料运送到炼钢厂,钢厂工人将铁矿石和石灰石倒入烧结炉中制作成烧结矿,同时将煤炭倒入焦化炉中做成焦炭,然后将烧结矿与焦炭倒入高炉中融成铁水(生铁),再将铁水、废钢倒入转炉中并鼓入氧气精炼成钢,接着将钢水倒入连铸机铸成钢坯,最后通过轧机将其轧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钢材。这就是我国最主流的“高炉-转炉法(BF-BOF)”炼钢工艺(俗称长流程)。

钢铁冶炼的流程长、工艺复杂,各环节容易出现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不同环节可能产生的危险物质:

烧结: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焦化:氨、苯、甲烷、硫化物、一氧化碳、氢气等。

炼铁:煤气(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煤粉、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炼钢:粉尘、一氧化碳。

轧钢:煤气、氧气、丙烷等。

在钢铁冶炼行业,煤气泄漏、煤气着火、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且极易出现亡人事故。《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 Z 2.1-2019)》《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T 18664-2002)》有明确规定,一氧化碳的最小职业接触限值OELs为20mg/m³(即16ppm),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为1700mg/m³(即1500ppm)。此外,氧气浓度过低造成窒息,甲烷、氢气泄漏发生爆炸等事故也不容忽视。

我国对钢铁行业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视,近年来,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如《“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要任务》《关于全面推进钢铁和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等。

其中“通知”还同步发布技术指导书与数据接入规范,要求实现钢铁企业关键安全数据实时监测报警、安全风险动态预警,提高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并在2025年底前实现“应接尽接”,形成线上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线下精准监管执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随后全国各地市纷纷跟进部署,推动相关工作落地,全方位安全监测预警已成“钢需”。

上述相关事故,如能在作业前提前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在危险源区域安装固定式监测装置,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将降低。

据悉,汉威科技集团基于各类核心传感器,研发推出了多种便携式、固定式智能感知设备以及成熟的钢铁行业危险气体安全检测解决方案,可以对各类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火焰等危险物质进行监测预警。

便携式系列有BX170、BX616、BZ100等多种类型可选,当钢铁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进入危险区域时,可以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预警气体泄漏,做好风险防范。如BZ100迷你单气体检测仪是国内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支持腕戴、臂戴、胸戴、头戴,解放双手;电池供电,超低功耗设计,开机后可正常工作两年。

固定式系列有BS03、GTY-CXF等,可在高炉炉口、转炉炉口、烧结点火器、热风炉、加热炉、管式炉、燃气锅炉等燃烧器附近固定安装,实时检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CO2、SO2等危险气体浓度,达到危险界定值时发出声光报警,起到警示作用。其中BS03可自由选择搭配催化燃烧、电化学、红外、PID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模块,精度高、寿命长,IP67级防尘防水,适用于严重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综合性能优异。

汉威科技集团还有FD10系列火焰探测器、DM2000-LM粉尘浓度检测仪、VG60检测仪等多种检测设备,可以满足钢铁生产工艺中的火灾探测、粉尘浓度检测、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检测等多种作业需求,相关检测设备均可接入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系统),实现钢铁冶炼全流程不同环境的实时监测预警。

此外,汉威科技集团还推出了企业HSSE智慧安全监测预警云台,可满足钢铁行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监测预警和精准智能推送等安全风险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需求,实现“人 +科技+管理”的有机结合,构建企业安全环保健康应急一体化闭环生态圈。

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钢材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安全生产是钢铁冶炼行业的永恒话题,在此背景下,应更加重视安全建设,充分运用以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安全监测预警台,全面提升钢铁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