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六抓六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决策部署,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紧紧围绕亩均效益这一核心标准,找准“小切口、大牵引”工作措施,强化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努力推动嘉兴新制造“555”行动重点产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和发展质量加快提升。

上半年,我市依据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为A、B类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7.3亿元,奖励和补助财政资金3.2亿元,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2.3亿元,新增供应土地2301.7亩,支持用能指标24.5万吨标准煤,新增排污指标363.1吨;依法依规向D类企业征收差别化用电费4778.5万元、用水费288.3万元、排污费390.3万元,削减用能指标10.5万吨标准煤、排污指标363.8吨。全市整治提升低效工业企业381家,完成省定任务数的76.2%,盘活土地4125.2亩,新增产值7.1亿元,新增税收9650.5万元。全市挂牌出让工业“标准地”144宗、6776亩,亩均税收平均标准达48万元。

根据省亩均办快报数据,今年1-4月,全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为48.6万元,同比增长43.8%,较2019年同期增长36.1%,两年平均增长16.7%,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2.8个、1.9个、0.8个百分点。

一、抓精准考核,促进县(市、区)主体作用发挥

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增强各地抓改革促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继续将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及增速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等2项具有引领性的考核评价中;将传统产业“两高一低”(即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企业整治提升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设置较高权重。督促各县(市、区)、嘉兴经开区、嘉兴港区全面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出实招、谋实策、见实效,争当亩均效益“领跑者”、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二、抓精准落实,促进市级职能部门牵头作用发挥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深化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加快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施方案》,推出我市4.0版“亩均论英雄”评价及应用体系。南湖、秀洲、海宁、海盐、经开等主体积极跟进,及时修订升级本地评价及应用体系。市亩均办印发《嘉兴市2021年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提出3方面年度目标,分解落实11项重点任务、33项具体工作到市级职能部门,并逐一明确落实时限。发改、经信、商务等市级职能部门按照省级条线部署要求,认真推进落实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高新区、省级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等六大领域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领跑者”行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嘉兴市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市经信局牵头组建工作推进专班,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建立部门之间和市县之间的数据定期上报机制,加强对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低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低效用地腾退等可量化指标的运行监测,每周在嘉兴工业专班钉钉群通报各项指标进度,并由市经信局主要领导进行点评。

三、抓精准评价,促进评价及应用体系全面升级

一是深化分行业评价。围绕嘉兴新制造“555”行动,市级层面对印染、化工、化纤、纺织(不含印染)、服装服饰、皮革、家具、农副食品加工等8个行业实行分行业评价。二是延长保护期限。对列入嘉兴新制造“555”行动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氢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5个新兴产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工业企业,推动各地适当增加暂不评价、纳入评价但不列入D类的保护期限。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嘉兴新制造“555”行动重点支持和培育产业内,政策性减免退库税额和先征后退税额较大、技术改造投资和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较多的工业企业,结合实际给予加分、提档或不列入D类等方式,分类、分档进行激励、扶持。

四、抓精准激励,促进优质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指标权重差别化赋值。鼓励各地在保持亩均税收权重不变的同时,依据行业特点和发展导向,对亩均增加值、研发经费占比、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污权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实行差别化权重赋值,增强评价工作精准度。二是加强重点企业差别化扶持。对受疫情冲击严重且符合本地产业发展导向,2018年度、2019年度均为B类及以上,2020年度滑落至D类的工业企业,各地可暂缓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加价政策。对重点民生保障企业和重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各地可通过给予适当加分、不列入D类等措施继续给予扶持。三是深化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提高资源要素差别化加价征收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升档的工业企业给予企业适当奖励。

五、抓精准提升,促进低效企业加快改造提升

一是高质量示范引领。继续遴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亩均效益领跑者,在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上专门予以表彰,在财政补助和评先评优上给予重点支持,充分发挥领跑者“头雁”作用。我市共有34家单位入围2020年省级亩均效益领跑者,较2019年翻一番,其中,我市制造业亩均效益领跑者由8家增加至16家,实现倍增。二是高质量整治提升。大力开展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根据亩均税收,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和“改造提升一批、回收流转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提升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方式,分行业、分阶段、分批次进行改造提升,确保到年底前完成亩均税收连续三年5万元以下规上工业企业和2万元以下规下工业企业整治提升目标任务。三是高质量政策倒逼。提高工业企业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门槛,市本级三区亩均税收低于10万元的不得按A类给予减免,亩均税收低于5万元的不得按B类给予减免,鼓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四是高质量探索创新。支持海宁市深入探索人才密度类指标科学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值纳入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制造业低碳化发展。

六、抓精准宣传,促进形成更加浓厚改革氛围

今年以来,浙江日报、嘉兴日报、嘉兴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嘉兴信息等简报多次报道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等方面的做法、成效和典型案例,其中浙江日报头版2次、嘉兴日报头版5次,增强了我市上下协力共抓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嘉兴经信》简报增设“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专刊,定期报道各地各部门抓“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的亮点做法,为各地抓工作、推进度提供示范。山东省威海市、陕西省西咸新区专程前来学习考察,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传播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