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改革

政银担合作为实体经济“输血增氧”

聚焦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创业创新、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行动,合作研发融资产品;探索银担批量业务合作新模式,特别是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获悉,我市将多措并举推进政银担合作,为实体经济“输血增氧”。

发展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建立起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体,其他融资担保机构为补充,主要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截至7月末,市正策担保公司在保余额19.82亿元,同比增长294%,在保户数1366户,放大11.7倍,平均担保费率0.71%,代偿率0.96%;安吉国信担保公司在保余额5.83亿元,同比增长148%,在保户数597户,放大5.16倍,平均担保费率1%,代偿率0.38%。

银行贷款门槛“够不着”,民间融资成本太高,对于小微企业和“三农”来说,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为此,我市加快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改革,于5月28日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改革方案。通过系统改革,充分整合各地资源,推动现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不断做强做优,既填补了部分区县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的空白,也有利于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准公益作用,增强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能力。

根据改革方案,我市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强做大现有市正策担保、安吉国信担保两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力争到2023年末,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由目前2.7亿元提高到11.1亿元,融资担保余额达到58亿元以上,放大倍数不低于5倍,平均担保费率持续保持在1%以下。

下阶段,我市金融机构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坚持产品的实质创新,合作研发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满足客户需求的融资产品。积极探索银担批量业务合作新模式,特别是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金融机构将发挥为市县担保机构“增信分险”作用,在授信额度、担保放大倍数、利率水平、续贷条件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并落地实施,与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提供覆盖水平更广、更具有获得性的担保服务。

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银担合作数字化改革,简化融资流程,提高融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