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运用海运贷国际货运数字融资场景
日前,泰隆银行向从业十余年的义乌某货代公司发放了15万美元海运费贷款。从申请海运贷到提供授信再到放款,前后不过一周时间,且全部线上完成。
义乌市场外向度高,作为其中主要链条之一,海运货代是义乌货通天下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2020年7月以来,海运费连续翻倍上涨,且未有回落趋势。据测算,2019年义乌海运费规模约50亿元,预计2021年全市海运费将超过210亿元,其中货代企业垫资达到20亿元规模左右,融资需求达到10亿元以上。
“资金链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揽货能力,对我们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对贸易主体拓展海外市场都是不利的。”浙江开亚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建峰认为。从我市112家货代企业(组货人)走访问卷调查情况看,企业融资需求迫切,在融资利率过高、无增量抵押资产、缺乏担保人、无足够信用程度等方面呈痛点堵点。
创新金融,方可纾困惠企,破浪前行。对此,我市依托数字化改革手段,迭代升级市场采购组货人治理体系,打通商务、海关、信用办、银行、保险等多部门系统,构建数据资产价值体系,为组货人打造基于出口货柜等经营数据的海运贷融资新渠道。
信用怎么样变为沉甸甸真金白银的贷款,实则是政府间数据打通以及政银数据互换,核心在于今年出台组货人制度强大的政府背景支撑。该制度将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组货人纳入管理体系,进而打通原本断裂的“商户-外贸公司-组货人-报关行”贸易链条,并借力商户信保、交易和组货清单结汇等政策赋能,以行政机制推动贸易主体和数据更真实更规范。
当前,我市全新注册763家组货人,覆盖全市外贸仓储及主要市场采购出口,构建资金使用闭环管理,贸易真实性基本显现。有了组货人制度依托,我市共打通7家单位9套系统,确定22项数据需求,包括企业综合实力分析、企业风险评估、授信额度智能测算等方面。通过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数据显化等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速办、数据联审、风险智控”,形成良性循环。
泰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积极参与进来,截至目前,客户申请海运贷35户,其中已完成授信21户,授信金额3450万元人民币,发放贷款4笔、金额19.9万美元。
下一步,海运贷这类新型模式还将跨行业复制推广、跨贸易方式复制推广、跨市域复制推广。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优化功能,提升与银行信贷系统对接,加速授信融资,扩大企业和银行覆盖,让更多主体享受数字化改革赋能。(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