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深耕石影雕创作,以热爱与匠心逐梦


(资料图片)

左手抵住黑色石板,右手握住沉沉铜錾,尖端平放在石板上,伴着细密的敲击声,于是一幅黑白相间的山水画就呈现在花岗岩上。这都是方士英最日常的动作了。

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记者走访了正在“作画”的河北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她表示,目前刻画的是行船划过水面的痕迹。因从小在运河畔长大,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手艺,雕刻一幅家乡版的“清明上河图”。

方士英创作大运河题材的石影雕


方士英所说的“手艺”,是一门石材雕刻技艺,学名石影雕。早在我国清代,石雕工匠依托传统“针黑白”工艺,将绘画艺术融入其中,石影雕由此而来。在2013年,该技艺入选第五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期初石影雕是在青石板上进行创作,将石材表面磨亮后,工匠用钢钎在石板上敲击,根据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等进行构图设计,使画面呈现层次感和立体感,打造出一种别致的画作。

在1987年,年仅16岁的方士英到福建一家石影雕店铺学徒。学艺初成的方士英大胆创新,选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石板。她表示,虽然石板坚硬不好雕琢,但出来的作品却更加细腻,光泽度好,超出一般石材。

伴随科技的发展,纯手工创作的石影雕作品越来越少,电动、激光等现代工具创作逐渐成为主流。但方士英却一直坚持使用钢锥、铜錾等传统工具“作画”。在她看来,机械创作出的作品画面呆板,缺乏层次,击出的点基本按直线或弧线规律排列,缺少灵气。

方士英表示,最难刻画的是人物,细节处理要把握力度。画面由亮转暗或由暗转亮时,过渡区间的力度完全不同。因此,方士英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摄影光学效果与绘画笔触技法相结合,强化了石影雕的灵动。

值得一提的事,创作中一定要聚精会神,绝不能出错。方士英说,石影雕创作是“落笔即永恒”,不能擦拭、涂改,错了只能毁掉重来。

2006年,方士英回到家乡吴桥。“京杭大运河从南至北串起多元文化,沿线古镇古村、古塔古寺、街市码头美不胜收。”方士英说,用石影雕记录大运河两岸的生活图景是她多年的梦想,她便计划创作《千里运河图》系列作品。

凭借精湛技艺,方士英的作品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展中获金奖,她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2022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方士英成立了非遗传习所,并在石家庄建立传习点。

方士英坦言,石影雕这门技艺学起来辛苦,没有耐心、恒心很难坚持。但只要热爱,一定能乐在其中。同时,也希望石影雕技艺能传播得更广。

关键词: 石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