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头条!专访《流浪地球2》科学团队:科幻“真实感”背后是国家实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随着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的票房数字屡创新高,影片中所呈现出的未来科技也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少观众甚至开玩笑:“这次拯救地球的终于不是美国人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一部科幻作品来说,既要“脑洞大开”,又要“幻想严谨”,才能为观众提供最大程度的“真实感”。大到作为情节发展背景的世界观,小到一帧画面上电脑代码、手写公式、工作设备甚至人物衣着,几乎每一个细节的设定都需要科学依据。
近期,《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流浪地球2》的科学团队成员,一探其是如何为观众打造出一部“脑洞大开又幻想严谨”的科幻精品佳作。
《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团队(部分)在观影后合影(崔原豪|供图)
国家级”科学顾问团队加盟,用科学让幻想“真实”
在《流浪地球2》公映之前,片方举办的第一场看片会就是科学家专场。在观影结束后,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助理崔原豪对着一般观众可能不太会关注的片尾字幕拍了一张照片,为自己作为《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两年多的经历,留下了一份纪念。
在片尾字幕中可以看到,《流浪地球2》的科学顾问团队分为理论物理组、天体物理组、地球科学组、太空电梯力学顾问以及崔原豪所在的人工智能组等。
《流浪地球2》科学团队执行制片人、世界观执笔骆翼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透露,其实在第一部《流浪地球》上映半年后,创作团队曾做过一次很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发现观众对中国科幻片在科学与影视方面融合探索充满期待。
这就意味着需要将科幻电影的世界观和生态建立起来,用科学的知识去推演幻想的世界,才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于是,《流浪地球2》从前期开发阶段就成立了专业科学顾问团队,团队由物理、天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共计二十余名专家组成,其中大部分为中科院研究员和各大高校的教授们,堪称“国家级”顾问团。
“专业科学顾问团队深度参与到世界观架构和剧本创作阶段中,从理论推演、模型搭建、工程设计到视觉参考,共同架构流浪地球的世界,在保护影片的想象力的同时,用科学知识去推演这个幻想世界各方各面的合理性,希望最大程度给予观众真实感。”骆翼云说。
《流浪地球2》片尾字幕上的科学顾问(骆翼云|供图)
但既想要科学的真实性,又需要在合理的艺术和技术判断之间求得平衡,这个过程非常艰辛。据骆翼云透露,基于科学顾问的建议,原剧本近三分之一的剧情被进行了修改,也放弃了一些视觉效果很震撼但可能“不够科学”的情节。“这让美术团队曾几度‘痛哭流涕’。”骆翼云半开玩笑地说。而作为剧组和科学顾问团对接的桥梁,骆翼云时常感觉两边是在跳“双人舞”,是一个相互配合的过程,这才让创作不断“迭代”升级。
据介绍,两年多来,科学顾问参与构建了超10万字的“流浪地球世界”架构,其中不仅包括基础物理、天体物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自然科学知识,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科学设定。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流浪地球2》能够成为一部满足科学真实、戏剧真实、视觉真实的‘未来纪录片’。因此,从前期开发、影片拍摄、后期制作到宣传发行各个阶段,都与不同科学领域的专家建立了密切、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最终摸索出一套‘从公式到屏幕’的制作流程。”骆翼云说。
很多观众也在观影后发现,不仅电脑上的代码、黑板上的公式全部都是“来真的”,还有很多细节和“科学梗”让科幻迷大呼“DNA动了”。无论是“相控阵列核爆月球”“行星发动机点火”“数字生命”“月球基地”“太空电梯”等重要场景情节,还是“防水喷雾”“60小时制”“月球坠落轨迹”等一闪而过的细节,都是电影创作团队和科学顾问团队“双人舞”的结果。
比如,电影中月球基地S级重大通信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图,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崔原豪为其建立了一整套地月通信系统和应急响应体系,模拟太阳风暴发生情况下月球基地的反馈情况。
《流浪地球2》中的黑科技与现实(崔原豪|制图)
在某次观影时,骆翼云旁边坐着一个二年级左右的孩子,他不仅对片子里出现的太空电梯、领航员空间站、行星发动机等如数家珍,还向他妈妈解释片中关于“60小时制”的设定,但其实这个设定只是片中无数一闪而过的小细节中的一个。
“那个瞬间让我一下感受到我们所做工作的意义,我们所有幕后的‘痛苦’和孩子眼中的光比起来都不算啥。如果一个孩子因为科幻片而从此对科学产生兴趣,并在长大之后成为了科学家、航天员……那将是我们做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意义。”骆翼云说。
片场图(崔原豪|供图)
《流浪地球2》细节拉满,“真实感”背后是国家实力
虽然《流浪地球2》三条重要叙事线中都有自己的主角,但有不少影迷在观影后表示,其实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领航员空间站核心智能主机550W进化后为自己取的名字,把550W倒过来看得到)才应该是《流浪地球2》真正的“隐藏主角”。
强人工智能是科幻片中非常常见的设定。据介绍,针对作为《流浪地球2》剧情核心的“数字生命”,在世界观设定和剧本阶段,科学顾问团队人工智能组便提出了“人在回路”设定,来推演出图丫丫的数字生命卡接入550W后,使其从弱人工智能进化为强人工智能,并引发月球危机的合理性。
有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工作的观众在观影后表示,听到片尾MOSS说图丫丫的加入通过“人在回路中”改变了自己,差点激动得痛哭流涕,由衷感叹创作团队真的是“细节拉满”。
作为人工智能组的成员,崔原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人在回路是英文Human-in-the-loop(简称HITL)的直译,核心是利用人和机器智能来创建机器学习模型,使人工智能算法达到更高精确度。
“现在HITL在机器学习领域很火,不过,HITL并不是机器学习的专用技术,很多领域都会用到。”崔原豪介绍说,“比如在智能家居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系统的操控需要人的具体指令,此时人成了整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让人工智能更好理解人类的方式之一。于是我们猜测,‘人在回路’可能是人工智能从弱到强的一个可行途径。”
比如片中人工智能在介绍自己时,从最初使用代号550A、550C、550W,到后来为自己取名MOSS(意为“小苔藓”,给人可爱的感觉),这意味着其从“弱”到“强”的转变,人工智能不再只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从人身上学到了人性,变得“温暖”了。
片场图(崔原豪|供图)
一部优秀的科幻片,既要有超乎观众想象的前瞻感,又要让观众在真实世界中有迹可循,认为其“真实可信”,这就需要“幻想”扎根于现实。
崔原豪介绍,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语音识别和智能助手的“弱人工智能”已经随处可见,近日引起巨大关注的ChatGPT能力大幅提升,以及近些年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如火如荼,都增加了MOSS可以进化到如此程度的真实感。
此外,影片中拯救人类的几大计划,如通过建造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的“移山”计划(“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其关键技术是可控重核聚变;人类大规模进入近地空间需要的太空电梯,则依赖于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如《三体》中出现的纳米材料);而“数字生命”计划中将人类意识上传服务器从而让人类获得数字永生,则需要智能量子计算机提供强大算力,需要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识数字化……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才会让观众们相信电影里的上天入地。比如,中国有了‘九章’让观众相信了影片中‘智能量子计算机’的强大,我国航天员成功出舱、月球车完成探月,让观众对影片里太空电梯、月球基地、领航员空间站等科幻设定不再陌生……中国科幻片的真实感背后的基石是国家实力。”骆翼云说。
责编 | 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