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点丨渐渐寡淡的3·15,日趋炙热的新能源
还有半天时间,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又将徐徐拉开帷幕。
作为旁观者,结合过往几届曝光的内容,已经能够提前预见“温和”大概率会是其再次针对车圈的态度。
“总感觉有点变味儿,没有那种力度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的确,相比曾经山呼海啸般的主动进攻,这场被冠以太多光环的盛宴正在变得寡淡,就是不争的事实。
可即便如此,央视3·15晚会仍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就像是一把被正义之气所笼罩的法杖,明晃晃的伫立在那里,起到对于各个行业的震慑意义。
所以今晚,依然值得去全程收看,见证一些“投机倒把者”被曝光。
相比之下,今天这篇文章,更想把视线聚焦在车圈之中,尤其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市场。
别让信任被辜负
无论承认与否,电动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作为论据,从乘联会发布的终端成绩单来看,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9.6万辆,同比增长56.1%,环比增长27.5%。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0%,环比增长32.8%。
与此同时,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30.6%,较2022年2月的21.6%,提升9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5.7%。
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31.6%,较2021年2月的21.7%,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更是达到52.9%。
进而将视角放大,试问为何新能源市场会迅速变得这般炙热?难道只是因为那张所谓“绿牌”政策的收紧?难道只是因为油价的疯狂上涨?
实际上,因为样本容量足够巨大,势必会有部分消费者带有类似的想法。但对于更多消费者而言,尤其是那些动辄下订几十万元新能源车的用户,牌照与使用成本必然不是促使他们做出决定的关键。
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只剩:相比燃油车,电动车的综合产品力已经实现多维度的反超,譬如驾驶质感、动力性能、智能化体验甚至相关服务等等,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顺势催生出多款现象级的产品。
可即便整体继续向好,但身为全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了阵痛。一些车企的迷之操作,严重辜负了部分消费者的信任。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消息,2022年该平台接收新能源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
而大家的主要诉求聚焦在:售后服务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诺;行驶中突然熄火、漏油、发动机异响、刹车转向失灵、电池模块损坏;发布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签订不公平格式条款,减轻车企责任等等。
当然,看到上述一条条赤裸裸的指控后,虽然并不想逐一具体点名,但还是欢迎大家对号入座。毕竟,只有彻底整治了种种“乱象”,中国新能源市场才能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从而进入到良性且健康的循环之中。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想要肃清无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无论政府层面、监管机构层面,还是车企层面、消费者层面,都需共同付出更大的努力,推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标准与认知。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迎来真正量变引发的质变。
“价格战”背刺老用户?
实际上,每年央视3·15晚会前夕,都是各家车企最为紧张的时刻。根本原因,还是生怕自己会突然登台,成为这场盛宴的主角。
借此契机,复盘车圈过往多年较为令人深刻的几次曝光,相信能够唤起记忆的一定是:2013年大众DSG变速箱质量缺陷、2015年日产、大众、奔驰4S店小病大修、2018年大众发动机设计隐患、2021年宝马信息安全问题等等。
细心的读者想必已经发现,被“偏爱”的更多还是合资品牌。至于今晚究竟谁会上榜?会不会延续规律?答案很快就将揭晓。而作为旁观者,能做的只剩拭目以待。
相比之下,接下来的篇幅,准备展开聊聊的同样是与消费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话不多说,直接切入正题。
“价格战,价格战,还是价格战。”
最近一段时间,这可能是弥漫在整个中国车市最震耳欲聋的关键词。至于起因,还要从年初特斯拉那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突然官降聊起。
即便这家美国车企深知会遭到老车主大面积的维权,深知会让品牌信任度降至冰点,深知会催生出更多的“等等党”,却依旧把Model 3与Model Y分别拉到了22.99万元与25.99万元的在华历史最低价。
好在,仅从2月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成绩单来看,这家美国车企还是取得了其想要的结果。由此将视角放大,此刻的中国车市突然一片血腥。价格战之下,竞争与内卷的激烈程度只能用“恐怖”所形容。
就目前的状态而言,无论强者也好,弱者也罢,纷纷不约而同的调低了对于2023年的预期,主动自保与被迫求存,成为了大家唯一能做的两件事。毕竟,身处充满荆棘的丛林中,“活下去”显得最为重要。
而站在终端消费者的角度,车企的“苦闷”他们并不能共情。反而,对于大多想要购车的新用户来说,正在被幸福的情绪所笼罩,因为2023年真的是物美价廉的最佳节点。
可对于那些老车主来说,尤其是那些刚刚决定入手的“韭菜党”,突如其来的价格战,令该群体感受到的则是深深的背刺。望向更深处,也是一次行业定价体系与品牌信任度的崩塌,后续大概率还会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
或许,也恰恰因为这样,以理想为例迅速推出了90天保价政策,承诺有效期内如果出现波动则主动退还差价。而身为“竞争队友”的蔚来,也重申不打价格战,不会以降价回应当前的市场波动。
总结下来,其官方认为,“当下的降价还是由于汽车向智能电动转型而出现的周期性波动,主要降价的还是以部分产品竞争力有限的合资品牌燃油车型,这种技术革命带来的周期性波动,不是通过价格战就能穿越的,需要坚持品牌价值。”
写到这里,文章临近尾声,借着央视3·15晚会即将开幕之际,仍想朝着各家车企呼吁:“放下那些自私自利,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
不然,主动亦或是被动种下的恶果,只会带来巨大的反噬……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