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头如何实现亚太燃料零售市场的增长?

亚太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燃料零售增速市场。随着消费者对汽油、柴油及便利产品的需求增长,亚太已经成为石油巨头零售扩张计划的关键目的地。2016-2022年期间,包括英国石油、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道达尔这五大石油巨头的品牌服务加油站规模增长了25%以上。

亚太各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开放程度不一


(资料图)

中国属于相对自由的投资市场,但政府通过特定定价机制或补贴进行价格监管,限制了零售盈利能力。菲律宾市场未限制外商投资与进行价格管制,燃料需求增加。而澳大利亚市场对于传统燃料需求正在下降,便利销售和可再生燃料等替代性收入来源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十年,亚洲的市场自由化一直在稳步推进。但在高油价和经济低迷时期,市场发展可以加速。那些经济实力较弱、无法自给自足的国家难以确保国内的稳定供应,例如,斯里兰卡的燃料短缺,促使政府在2022年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市场。

除市场准入与价格管制这两大难题外,石油巨头往往发现,在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几个国家,供应基础设施主要掌握在国有和其他当地炼油商手中,这使得外国投资者很难在发展潜力较大的市场站稳脚跟。合资企业运营或成为首选,如英国石油和道达尔能源在印度的合作。

亚太燃料零售盈利能力普遍较低

与成熟的西方市场相比,亚洲的零售盈利能力普遍较低。伍德麦肯兹统计数据显示,菲律宾每个服务站的平均毛利仅为英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印度或泰国等地的市场回报率更低。

主要原因包括零售燃料利润率较低(受限于政府定价法规)、便利零售占整体毛利的水平较低(亚太平均约为 10%,而部分西方市场约为25-30%)。此外,多数国家(除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市场外)对于加油站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较低,且充电设施的前期和运营成本较高。

尽管东南亚的劳动力和运营成本明显低于西欧,但净盈利能力仍落后于成熟市场。我们估计,大的石油公司在亚太的每个加油站的EBITDA比欧洲低25%,比北美低33%。

押注东南亚的燃料零售市场

东南亚市场的汽油和柴油需求将在未来几十年里明显增长。我们预测,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市场的强劲需求将持续到21世纪30年代末。这是由人口增长和汽车保有量增加所支撑的。

便利零售在该地区也有很强的吸引力。预测东南亚的非燃料收入每年增长10%,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现代便利形式和数字化的兴趣。中国在过去三年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增长,对食品服务和电子商务的需求仍在上升。

国际石油巨头如何拓展亚太区域的战略性增长?

1. 欧洲巨头

英国石油和壳牌走在亚太零售市场的前沿。在燃料零售中,这两家企业发现了便利产品和可再生燃料销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如此,它们在零售方面的强劲表现与炼油业务的相关性不大。为了降低碳排放而进行的全球撤资战略,壳牌于2020年终止了菲律宾Tabangao炼油厂生产;英国石油同年也在澳大利亚的Kwinana工厂停产,关停了在亚太地区唯一的炼油厂。但炼油厂的撤资并没有对零售燃料销售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壳牌在其全球投资组合中,在亚洲每个加油站的燃料吞吐量最高。这两家公司还通过合资企业模式进入了投资限制较大的市场,包括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

2. 美国大型石油公司

包括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在内的炼油公司,主要投资于其炼油厂供应地区的零售市场。与欧洲同行不同,美国石油巨头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交通燃料零售,其品牌加油站即为此服务。埃克森美孚退出泰国一事,恰恰突显了这一趋势。此外,美国大公司优先考虑监管宽松、市场体量较小的零售市场,率先赢得市场份额。

3. 亚洲炼油商

当地企业的燃料零售业务也仍在其炼油厂的业务范围内,但产业的区域性布局较广。例如泰国PTT OR,在监管严格的市场和开放的市场都很活跃。中国炼油商也很活跃,中石油于2019年进入缅甸零售市场,而中石化正在向斯里兰卡投资。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