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是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聚焦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资源保障、供给质量5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12项主要任务,为我国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全面指导,特别是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在国家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钢铁行业加快高质量转型升级交织的背景下,《意见》的发布将有力引导钢铁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变,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明确发展目标,

全面引领行业减污降碳行动

《意见》提出,立足于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统筹推进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系统节能减污降碳工作,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基础上,突出科技创新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以工艺、装备、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根本抓手,加强产业间耦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明确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水资源消耗强度量化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任务措施,将有力支撑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是突出创新引领。《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到2025年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5%,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突破氢冶金、低碳冶金、无头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强化产业链工艺、装备、技术集成创新,促进产业耦合发展,强化钢铁工业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创新。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意见》强调,全面推动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完善差别化电价政策,引导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力争到2025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

三是强化产业协同。《意见》提出,积极推进钢铁与建材、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行业间协同减污降碳,力争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四是加快市场驱动。《意见》指出,支持构建钢铁生产全过程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这将从市场角度提高企业主动节能降碳的积极性,倒逼企业全面系统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建立碳排放管控体系,促进行业节能降碳。

加强组织保障

扎实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五”是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期,面临产业结构优化、能耗双控、超低排放改造等诸多挑战,要坚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聚焦企业技术创新难点和痛点,真正做到“研之有物、破之有术”,加快突破行业关键共性节能降碳技术难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系统挖掘梳理全流程节能减污降碳潜力,推广使用先进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为深度节能降碳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二是加强产业政策倾斜。对在建或拟建的氢基熔融还原炼铁、氢基竖炉、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前沿冶炼工艺技术,在产能置换、能耗双控、碳排放配额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激发企业对此类工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研发攻关及推广应用提供良好条件。同时,鼓励企业提升新能源电力使用比例,加大对清洁能源发电、智慧微电网建设等项目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形成引领示范,加强在行业内的推广使用,支撑行业能源清洁化发展。

三是强化绿色金融支持。搭建金融机构与钢铁企业对接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绿色金融政策的作用,加强金融机构对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利用、清洁能源使用、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项目的优惠融资支持,加快实现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建龙集团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工作,专门成立了集团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及能源环保委员会,制订了集团及各子公司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强化了集团绿色低碳发展组织保障和顶层设计。近年来,建龙集团在氢冶金关键工艺技术创新、主要工序能效水平提升、超低排放改造、低品位余热资源利用及新能源电力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方面,在行业内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未来3年,建龙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以上,同时加快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研发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扎实推进企业环保和关键工序能效向行业标杆水平迈进,助力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绿色低碳是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