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动态:数据交易中心产业发展模式 数据交易中心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的兴起,以及各地与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相关的园区加速落地,大数据交易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交易中心产业发展模式 数据交易中心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资料图片)
从技术发展来看,大数据相关的隐私计算、实时计算、硬件变革等技术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带来更多新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东数西算”工程、大数据技术攻关实验室的建立,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市场层面,国内大数据产品能力基本成熟,但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从区域发展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地区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日益深化,已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将持续引领全国大数据整体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多个城市相继建设了大数据交易中心或交易所,但此前数据交易规模尚小,数据资源的流通尚未形成气候。数据确权难、数据容易被滥用被视为限制数据流通的重要“命门”,作为国内首家基于“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新型交易范式数据交易所,北数所有望率先解决这些数据流通痛点。1.0版的数据交易所,通常是开放API接口。如果把数据交易比喻为买菜,1.0版交易所是让用户把“菜”(即数据资源本身)的原料拿回去自己烹饪,这种模式下,数据进行了一次交易后,往往会出现被复制、转卖等问题;2.0版数据交易所,改变了直接售卖数据原料的缺点,而是建个“云”,让用户把数据、算法上传到云里,并将数据结果交给购买方。
但这种模式下,云上的数据均为明文计算,数据本身、算法、参数等均存在泄露的可能,数据的用途用量因而也难以控制。而在“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的”全新数据交易所中,通俗来说,数据交易所不再像菜市场一样,直接卖西红柿、鸡蛋;而是变成了餐厅,卖炒好的西红柿炒蛋给用户。这就避免了别人买鸡蛋回家没有炒菜,而是孵出小鸡卖给别人等‘数据滥用’行为。
近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在成立当天落下了备受瞩目的第一单,交易双方分别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以往上海的电力大数据主要用于“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此次交易后,电力公司可对合法采集到的企业用电数据进行脱敏和深度分析,形成涵盖企业用电行为、用电缴费、用电水平、用电趋势等特征内容的数据产品,通过数据交易所提供给银行,为其信贷反欺诈、辅助授信、贷后预警等提供决策参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数据交易中心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鼓励下,数据交易从概念逐步落地,部分省市和相关企业在数据定价、交易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数据交易类型的日益丰富、交易环境的不断优化、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数据变现能力显著提高。2019-2021年我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463.0亿元。
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到2025年,其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数据的快速产生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推动我国大数据行业高速发展,预计未来我国行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增速将维持在15%-25%之间,到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19508亿元的高点。
本报告对中国数据交易中心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数据交易中心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数据交易中心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关键词: 数据交易中心 数据交易中心产业发展模式 数据交易中心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