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海螺盘江水泥:向“绿”而行 “智”造未来
“现在我们厂区宿舍楼、办公楼等建筑物的屋顶都放置着一块块‘宝贝’,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发电。”近日,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向低碳发力,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新路。
光伏发电:自给自足的绿色电力
11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汇川区董公寺街道工业园区的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一组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厂房旁、办公楼顶,格外引人注目。
【资料图】
环顾四周,公司整个生产区域掩映于一片翠绿中。在行政办公楼前,“省级节水企业”“贵州省节能示范单位”“贵州省绿色工厂”等牌匾十分醒目。
“员工们在‘花园式’的绿色工厂里上班,忙完了还可以去球场打球,到健身步道上走走。”该公司保全处副处长周永彪说,一直以来,水泥行业都被视为高能耗工业。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水泥行业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之力,挖掘绿色增长空间,走好降本增效、低碳环保、绿色发展之路。
遵循这一理念,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在生产厂区的美化绿化上下功夫,而且还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投入2100多万元,于今年4月20日开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5.21兆瓦,占地近3万平方米,并于9月30日初次并网,至今已累计发电30余万度。
“该项目是公司新能源发展规划的重要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的顺利投用,可以让公司一年节约400多万度电,节约电费240万元。绿色电力的生产使用既优化了能源结构,又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降碳、降本增效的目标。”周永彪说,除此以外,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建立低耗高产的生产体系,推动整个生产链条绿色协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还将两条熟料生产线配套1×18兆瓦余热发电系统,利用熟料生产过程中废气余热进行发电。
据测算,每吨熟料发电量能达到40千瓦时以上,能自主解决熟料生产77%的用电量,公司每年能节约用电1.5亿度左右,节约电费约8000万元,这不仅提高余热发电运行效率,而且有效降低能源消耗。2020年,该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评为贵州省水泥行业唯一一家能效“领跑者”企业,成为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省级龙头和高成长企业”。
智能生产: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在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内,工人正在操作大型吊车进行设备安装,一条近2公里的智能生产线运输轨道正在加快建设中。现场工人告诉记者,新的生产线建成后,将告别传统的人工采样、取样以及样品分析,整个生产过程将通过QCX在线质量控制系统实现智能生产。
周永彪进一步解释道,原有水泥生产多个环节都需要十多个劳动力的人工采样、取样,然后再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生产数据,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还可能因为人工操作的不同,出现一定的偏差。但这条新系统的使用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生产源头的配料,到生产当中的样品采集、输送以及结果分析、参数调整,全部都不再需要人工操作,智能化控制系统将一键完成。
目前,该条智能生产线配备先进的X-荧光仪、全自动恒应力压力机、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完善的水泥试验设施保证了产品品质,即将于11月下旬进行调试,预计年底前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是该公司以智能化助力效率变革的有益探索。该公司负责同志也表示,公司采用当今国际先进的旋风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技术,集散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一流的质量检测设备,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生产现场将实现无人操作。从有人到无人的变化,既是生产效率的创新进步,又是绿色发展的时代所需、企业转型的现实所行。智能在线控制既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注智,又助力企业实现低碳环保的现代化生产目标。
那先进的绿色工艺技术注入传统的水泥产业中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依托海螺集团总公司的科技创新和自主设计研发,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正将高温高尘SCR脱硝技术路线和成套设备运用到现实生产中,旨在降低水泥生产的氨水用量,提高脱销的效率,真正达到降本增效、超低氮氧化物排放。
目前,该公司还大力推广使用变频技术,各大型风机均使用变频器调速设施,根据电机温度自动调节运行速度,实现工频与变频两种运行模式的自动切换,实现风机功率的自动调节,降低电能消耗。
变废为宝:把垃圾“吃干榨尽”
“生活垃圾处理要经过卸料—破碎—发酵—喂料—汽化—分解—煅烧—磁选分离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采用全密封运行。”在该公司的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示范项目中心控制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遵义市城市生活垃圾,真正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
该公司负责人也表示,生活垃圾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后,经气化炉焚烧后产生的烟气,再由烟道排放至分解炉进行二次燃烧分解,从而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并将其作为工艺水进行循环使用。此外,还将一些固体垃圾经气化炉焚烧后产生的废渣变废为宝,作为水泥原材料再次循环使用。
水泥窑真正把垃圾“吃干榨尽”,让废气达标排放,废水、废渣再次得到充分利用。投产以来,处理生活垃圾量达110.03万吨,其中2021年全年累计处理生活垃圾量达16.86万吨。
无论是水泥窑垃圾处理,还是智能生产线建设以及绿色电力的自给自足,都是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绿色工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早在2017年10月,该公司就制定绿色工厂体系文件,发布绿色工厂创建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以产品认证、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依托,全面开展绿色工厂创建,真正做到了全员、全要素参与绿色工厂创建。
“只有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才能真正让绿色工厂建设既有表,更有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更加完善绿色工厂建设的标准体系,持续加强绿色化改造,不断从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升企业绿色化水平,为奋力谱写遵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贡献。”该公司负责人如此说道。
为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将于2022年12月12-13日,在杭州举办以“探寻智造之路 构建智慧工厂”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和以“创新驱动 减污降碳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水泥行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超洁净排放技术交流大会”,诚邀行业专家、水泥及智能化相关企业,深入探讨水泥行业智能化转型和绿色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