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共建共富 城乡环境蝶变跃升

【镜头】“从嘉兴市区出发沿着科技大道一路向东,半小时便可到达,孩子放暑假了带他们过来钓龙虾、品龙虾,白天在农家乐玩耍,晚上还能在小龙宫住上一晚,舒适又惬意。”上周末,趁着天气晴好,顾超带着一大家子赶到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一边看美景一边吃美食,还能体验当地民俗文化。

经过景观村庄打造,今年5月,由桥龙虾湾景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宾客。改造升级后,一个集美食、游玩、住宿、研学为一体的景区村庄,正成为不少嘉兴市民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南湖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狠抓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城乡环境面貌得以显著改善,开启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

转型发展 引领乡村振兴

错落有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村道及亭台、长廊、微景观、游乐设施……初夏时节,南湖区新丰镇民丰村一步一景,令人赏心悦目。

“以前大家来民丰村,就在清园农庄里面玩,现在还有优优农场、嘉奕农场、槜李草堂等地可以‘打卡’。”趁着周末天气晴好,家住市区的陈焕带着家人驱车赶到民丰村感受乡野乐趣。

今年4月,民丰村喜获3A级景区村庄认证,这背后离不开新丰镇多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实践与探索。

新丰镇曾是华东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不过,养猪虽然鼓了村民的钱包,却破坏了生态环境。2013年,新丰镇痛定思痛决定全域退养,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新丰镇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执着与探索,让生态绿色画卷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小镇不大,风景如画。这是如今嘉兴市民走进南湖区新丰镇、凤桥镇、大桥镇的第一印象。周末闲暇时光,带着家人、亲朋好友去竹林景区采摘、去梅花洲游玩、去由桥村品尝小龙虾已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一大选择。

经过多年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不懈努力,南湖区逐渐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活力。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特色,南湖区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成功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镇3个、精品村11个、3A级景区村庄5个,建成十里桃花·乐享田园等4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新丰镇新民村获评“国家传统村落”,凤桥镇联丰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首个田园主题公园在湘家荡落成。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南湖区狠抓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中心城市,南湖区吹响了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冲锋号”,让城市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一揽子”项目改造,从百姓最关切的小事着手,让南湖百姓畅享品质生活。在百姓的殷切期盼中,南湖区完成了24个片区142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心城区“拎马桶”“筒子楼”成为过去式,“城中村”全面清零,城市“颜值”和“气质”渐露芳华。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行,更让城乡环境登上了新的台阶。近几年,南湖区狠抓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生态环保十大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无废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深入推进,试点省级“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小区2个、商业街2条,建成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19个、示范村2个,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成为全国样本。

在城乡环境日新月异变革的背后,南湖百姓正乐享乡村振兴释放的红利。

数据点睛:

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镇3个、精品村11个、3A级景区村庄5个;“城中村”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凌公塘、湘家荡绿道成为全省“最美绿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成为全国样本。

“三五共治” 筑牢生态屏障

近日,从南湖区生态创建办传来好消息:今年1至5月,全区11个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创有监测历史以来最高水平。

蓝天白云、繁花似锦;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都是美好生活的见证。共同富裕不仅仅是让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要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几年来,南湖市民直观感受到,周边的绿色明显增多了,环境明显变美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具体行动,正绘就百姓幸福生活的最美底色。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离不开这几年来南湖区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

为呵护碧水,南湖区全面推进“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等重大行动,完成5个镇(街道)、6个工业园区和90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剿灭Ⅴ类、劣Ⅴ类水,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占比从2015年的0跃升至100%,勇夺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凌公塘、湘家荡获评省级“美丽河湖”。

蓝天不是一天绘就。为防治大气污染,南湖区通过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和农业废气整治,全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7年的72.6%提升至87.2%,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从2017年的42微克/立方米降至28微克/立方米,首次全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十三五”期间,南湖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3.33%,削减率位居全市第一。

固废处置是当前最难也是最急迫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为破解“固废围城”难题,近年来,南湖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建成了一批固废处置项目,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县域农药废弃包装物归集中心等项目,从源头提升固废处理能力。

嘉兴是红船起航地,作为主城区的南湖区从来不缺创新精神。早在2019年,南湖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平湖市签订跨流域生态补偿协议,去年又与海盐、嘉善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上下游两地政府通过协议的方式,共同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此外,为优化排污权交易制度,南湖区进一步优化排污权拍卖流程;在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设立环保医院,环保各领域的专家集合在一起,为解决企业环保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完成33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的发证登记,加大证后监管力度……一项项创新举措,让生态安全的屏障更加牢固。

为加强对环境的监测能力,南湖区借助科技力量,全方位管控、多维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目前全区11个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建成湘家荡景区清新空气(负氧离子)功能站,建成嘉兴工业园区东区重点区域大气特殊污染因子监测站和空气质量边界站,建成湘家荡国控点位和倪家汇、双溪桥、育龙湾3个入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南湖区机动车尾气自动监测系统……随着一批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建成,南湖区全方位构筑环境监测的“天罗地网”。

“水变清澈了”“空气好了”“环境美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数据点睛:

全域消除劣Ⅴ类水体,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比例达100%,夺得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全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87.2%,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首次全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创近年来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