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是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近日,“北大博士后为做研究送半年外卖”一事引起热议。为完成博士论文,北大社会学系博士生陈龙加入一家外卖骑手团队,利用5个半月时间进行田野调查,每天送外卖,体验骑手的劳动过程。原来,学术研究也是一件可以接地气的事儿。

论文里,陈龙在多处以自己送外卖的经验为例,分析外卖平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让读者理解更加透彻。但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刻板印象,学术研究是在封闭的实验室进行的,怎么会与当外卖员搭上边儿?

这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陌生,在社会学、语言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田野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社会研究方法。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

学术研究需扎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俯下身子投身实践,根据现实状况着手研究,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被研究对象,写出对社会有益的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投身于实践后的研究,才能透过表面看清背后的情况。

的确,浮躁、急功近利,“为论文而论文”不可取。学术研究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成效。做研究,要对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深入了解,把握好大众真正的需求。

袁隆平年逾九旬仍奔波于地头田间,把毕生精力和心血献给了水稻;邓秀新深入贫困山区,只为研究出脐橙丰产好技术;朱有勇为帮助云南澜沧的乡亲们早日脱贫,自己租地种土豆,让农民看到收获......在我国,有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从祖国大地中吸取创作灵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科研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他们下到基层、深入实地,做到知识为民,发挥了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

“接地气”其实是我们每一项工作的方法。聚焦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从现实矛盾中探寻解决之策,这不仅是学术研究,更是所有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