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育才通道“三路径”,布局职业教育“大棋局”

2020年以来,海宁市用系统思维下好职业教育“大棋局”,以更高的站位高度,创新机制,紧紧围绕顶层设计、人才培养,融合发展三条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激发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写出了海宁职业教育经验篇章。目前,已有中等职业学校3所,专任教师559人,在校学生1.1万人,其中海宁职业高级中学已建成省级中职名校,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附设集成电路技术学校,成功创建技师学院;已和海宁皮革城、安正时尚、中国经编园、天通控股等59家优质企业共建各级示范专业(基地)18个。输送各类人才2921人。其主要做法为:

一、顶层设计,把握产教融合方向

一是明确目标精准谋划。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宁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通过产教融合制度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总体解决,产教统筹融合总体实现。

二是对接产业统筹布局。统筹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对接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如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围绕时尚产业发展,将现有的皮革服装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经编工艺、国际贸易等专业进行改造提升;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海宁技师学院,开设智能制造、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光电技术应用等产业急需的专业;海宁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按省“高水平”专业建设,对接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三是培育产教融合联盟。深化产教融合联盟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作用,牵头成立海宁市校企合作联盟、海宁市时尚产业产教融合联盟、海宁市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联盟三大产教融合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海宁市时尚产业产教融合联盟建设方案(2020-2022)》《海宁市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联盟建设方案》。目前三大联盟共有成员单位134家。

二、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成效

一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借鉴“双元制”模式,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用好订单培养、跟岗培训等机制,校企合作育人才,订单培养一条龙,把中职学生放到企业真实岗位中培养。开展经编专业“四递进、五对接”、汽修专业“7出9进”、皮革专业“三联合”等学徒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学徒制”海宁经验,基本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无缝对接。2020年,累计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751人。2021年上半年海宁技师学院与海宁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2个经济平台开展订单培养,采取“123模式”,3年内将为经济平台提供240名机电专业高技能人才。

二是打造校企实训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经济平台的联系,支持企业通过场地、设备租赁等方式与职业学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校与平台联合,加强产业学院建设,发挥校内、校外培训功能。推进海宁技师学院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与市泛半导体产业园联合,学校在产业园挂设“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在学校挂设“企业学院”,海职高引进了宝龙汽修、美泰经编等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海宁卫生学校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杭州红十字会医院、嘉兴第一医院等79家医院建立了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开展海宁市产教融合(教育型)企业的认定工作,认定9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并给予5万元/家的奖励。

三是优化产教师资配建。不断优化中职教师队伍,打造“双师型”队伍。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教师应用型教学水平,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招聘优质师资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并实施5年一周期的专业教师全员入企锻炼制度,确保每名专业教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累计不少于半年;完善兼职教师聘认管理制度,邀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日前,泛半导体产业园已从相关企业中选出15名技术骨干和工程师组成师资库,保障集成电路专业教学。

三、融合发展,校企合作双向赋能

一是建起校企合作链条。为适应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需求,从专业设置规划、课程内容、学习和实现条件四方面设计了专业和产业、课程和岗位、教师和师傅、实训基地和企业车间等四轴融通,建设皮革教育链,实现服务地方产业目的。通过专业对接产业,带动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带动教育链和经济链的融合发展。目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共聘请4位企业、行业能工巧匠担任中职学校兼职教师;163人次下企业挂职锻炼。

二是拓宽医教广阔平台。海宁卫生学校坚持教学与医卫岗位专业理论教学和执业资格考证对接、专业技能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职业素养培养与医药岗位职业道德素养对接“三对接”,在学校护理专业开设老年护理教学,聘请专业教师编写《养老护理岗位培训教程》。同时,不断扩大与各地的合作交流,签约全省各地69家校外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为实训基地,建成综合性附属医院、老年护理产学研基地、药品营销订单式培养基地等,形成学生学习—体验—见习—实习的“院校交替”教学模式。

三是打造国际合作模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项目,海宁技师学院引入国际先进生产流水线,先后与施耐德、佛吉亚、法雷奥、罗盖特、宝捷机电等法资企业进行法式学徒制人才培养。同时,设立“佛吉亚海宁”法式订单班,成为国内首个以“产”为导向、以“学、研”为主的中法合作项目,获批国家工信部首批中法工业合作示范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