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走出有辨识度的“共富”新路径

16日,全市抓党建促乡村共同富裕暨乡村振兴“五星3A”迭代升级推进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充分发挥乡村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新路径,乡村面貌显著改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具有绍兴辨识度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一幅具有绍兴特色、符合乡村实际的共同富裕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自全市大力推进农村“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以来,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市共创建“五星达标村”1404个,“3A示范村”151个,乡村面貌显著改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今年初,我市从151个“五星3A”村中优选出东澄村等首批13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单位,开展系统化、差异化、产业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绍兴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积累了实践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丰富业态,为乡村共同富裕赋能

推动乡村共同富裕,不少乡村以丰富业态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拓展增收新路子。

在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依托村内第四纪冰川遗迹、千年梯田等特色自然旅游资源,谢灵运“登山饮酒赋诗”典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哑目连等人文旅游资源,深耕农文体旅融合文章,开设灵运酒坊、茶坊、小吃坊、米坊、油坊等,培育形成“骑行、登山、攀浪、漂流”四大常态化运动休闲项目,全面激活闲置农房、积极培育民宿产业。植入“覆卮山上”高端精品民宿后,持续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我们以黄酒为基底,加入洋酒调制鸡尾酒。”在柯桥区柯岩街道叶家堰居黄酒酒吧内,店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在这里,黄酒酒吧、香主题概念民宿、鉴湖渔歌艺术传习基地等,立足“鉴湖渔歌带”整体开发,突出“酒源”主题。

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则以“宋风美学”村落式文旅生活小镇为发展定位,统筹150余间闲置农房资源,着力引进沉浸体验新业态,开发“梅渚威士忌”等业态产品,并开设“老黄讲坛”“梅渚老电影”基地,初步实现“每周有小活动、每月有大活动、每季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已吸引游客4万多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0余万元。在嵊州市三界镇长桥村,1500亩闲散农田通过整合,已成为颇具规模的粮食功能主产区,每年可为村里增收60余万元。“嵊州市充分发挥镇村主体作用,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民宿经济、文旅融合等特色项目71个,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百姓致富。”嵊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柯桥区则构建起了“保底分红、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机制,确保村集体基本利益,优先保障村民参与运营、经营的权利。

去年,全市村均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达到278万元、123万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63.2%、59.1%,较好实现了以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引领农村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

专业运营,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

专业运营是先行村培育工作的关键因子。

在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村里秉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引入民营企业立尚文化团队,零运营费,带资入场,村企合股,激活棠棣村花木产业一池春水,实现了乡村运营从“0”到“1”的飞跃。基于“花满棠棣”IP,棠棣村布局乡村生活、花木产业、研学培训“三大场景”,擘画了一幅秀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柯桥区柯岩街道叶家堰居和三佳居则与绍兴市旅游发展集团等合作,孵化运营“鉴湖里”IP,探索“国企搭台、民资唱戏”,从外部导入文旅新业态,目前10个项目已开放运营,乡村振兴动能不断激活。

新昌县澄潭街道创新“国企+村”运营机制,以现场化办公、公司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实现乡村与市场结合,乡村运营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20万元的保底收益。

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引进第三方机构杭州趣村游文旅集团有限公司驻村运营,发布“浪里看花·石上东澄”文化IP,积极打造“七坊三中心”特色业态布局,形成一条涵盖15个节点的特色游线,并通过举办“非遗兴村”大巡游、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等节会赛事,旅游名气人气持续提升。

“我市将迭代‘五星3A’作为抓党建促乡村共同富裕的主要跑道,特别是先行村将率先探索未来乡村新模式,先行村要有产业、有内涵、有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和经营好各种业态,以文化因子为牵引全方位展现绍兴乡村特质,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先行呈现未来乡村新模式。”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一手抓先行、一手抓消薄、面上抓达标,构建起橄榄型新时代乡村梯度结构,让绍兴乡村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人民的向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