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限产下,家电企业如何转弊为利?

限电限产的范围,正从前期的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向如服装、日化等其他轻工行业蔓延,其中,家电行业也未能幸免。“我有99家相关上游供应链企业都受到了影响,这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投入,我们的备货周期必须延长”,一位冰箱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无奈表示。

产能受限

原材料涨价还没停下来,一纸“限电令”再次搅乱了各大生产企业的阵脚。

9月份以来,随着“能耗双控”升级,全国多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限电之下,多种原材料供应偏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8.4%和48.8%,比上月下降1.1和0.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其中,与家电息息相关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45.0%以下收缩区间,供需两端景气水平较低。

“家电制造业,它需要上下游的联动,尤其上游供应链交付尤其重要,现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交付及时性明显降低,我们采购的周期性变长,目前已经直接的影响到了冰箱产品的产能”,上文冰箱企业负责人向中国家电网记者表示。据该负责人介绍,一般家电生产企业的上游供应链多分布在不同的省份,而当下限电政策在不同省份有不同的策略,这就造成了同一个家电产品由于上游供应来源于不同的厂家,而各厂家受当地限电政策影响交付周期不同,就有了产品原材料配套不齐的现象,从而导致该家电产品生产周期拉长。“原来我用15天就是一个循环(采购周期),现在可能要延长到30天,否则‘料’配不齐的话,对我整个生产和销售都会产生影响。”

该冰箱企业位于华中区域,据其负责人透露,公司的冰箱生产端,有43%的上游供应链分布在山东、江苏等受限电限产要求地区,这就导致该企业目前有99家上游供应商产能受到影响,也无形中加大了该冰箱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备货周期。

一家位于广东省的清洁电器企业品牌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目前限电已经影响到公司的日常运转。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工厂产品生产制造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用工成本增加。“现在我们工厂基本上是‘开四停三’,像合同工的话,不开工的3天也是算工资的。也就是说产能下降的情况下,用工成本压力又在加大,现阶段确实比较难。”

“限电以后对家电企业存在很大的挑战,一个是因为限电导致他们现有产能无法继续释放,另一个用工也会出现波动”,一位家电行业分析人士也向记者谈到产能与用工问题。“一个礼拜上4天班休3天,这3天发不发工资是个问题,发的话,企业短期内成本压力加大;不发的话很多兼职/流动员工可能就不干了,这对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中小企业来讲,用工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据该行业人士分析,产能受限,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对于家电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创新力稍弱,目前生产产品主要为功能性/标准化产品,因此考验主要在于库存量的多少;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其本身有一定的库存量,渠道存货也较多,此轮挑战主要体现在后续创新技术产品的产能上。“受限电限产影响,大型企业后续的创新产品,量可能跟不上,这也是个问题。”

新一轮涨价开启

隔三差五就要停产的另一家位于广东省的白电企业也无奈称,被要求每周“开四停三”后,公司主要生产的冰箱、冷柜、洗衣机等大家电产品产能下滑近40%。这还不是最“难”的,最近一年来,冰箱、冰柜的必备原料聚氨酯白料已经涨价约40%。近日,这家企业再次收到上游工厂涨价20%的通知。

单位时间内原材料交付周期延长,各方采购订单量便会越来越集中,原材料价格再次上涨并不难预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化工原料类、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已经分别同比上涨30.3%、22.6%、20.7%、23.3%。10月份,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位于73.0%以上高位区间。众所周知,家电企业里原材料的支出普遍占到总支出的70%以上,上游成本压力加大,加上备货周期加长,家电企业终端产品不得不通过集中式涨价来缓解经营压力。

9月下旬,海信冰箱发布了“海信容声冰冷产品涨价函”,自10月1日起,全面上调海信容声冰冷产品的价格,大体涨幅在5%-10%之间。紧随其后的,创维电器也发布了自10月1日起全面涨价通知,具体创维冰箱、洗衣机、冷柜等产品涨价5%左右。之后几天,新兴格力、美博空调、芜湖美的、浙江森歌、宇王厨业等纷纷发布涨价函,涨价幅度也都并不小,瞬间开启了家电“高消费”的时代。

此轮涨价传导至零售渠道端,10月中旬记者走访东北一家区域零售头部企业,该企业家电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期已接到美的生活电器涨价15%的预通知。“我们内部也有不少人担心,限电限产之下,会不会缺货,需不需要超量进货,以及涨价后,对‘店’里销售会不会产生影响等问题”。不过,相较于生产端,该负责人认为零售渠道端的影响还不至于那么大,他们的重点不在于有没有“货”,而在于“货”能不能卖,有能卖的价值,再去考虑进货的问题。另外,由于该负责人家中多位亲属都是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他向记者透露出这样一点讯息,目前由于同时面临缺电+缺芯的严峻挑战,该地区一汽大众的产量下降不少。“为了保(奥迪)A6,大众品牌很多低端车都不生产了”。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一点来类比观察分析此轮涨价或者说限电限产现象,于家电产业后续发展究竟是利是弊。

好还是坏?

“这并非一件坏事。限电限产之后,家电整个产业链上,从上游到中游再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都会有一个持续性的导向调整,这时候不管是作为生产企业也好,作为渠道销售也好,都会往高附加值产品上去转移,并不断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销售”,站在企业角度,前文提到的冰箱企业负责人认为“这倒是件好事”。

首先,在“能耗双控”升级策略下,限电限产既是我国实现“双控”环保策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措施。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在产能受限叠加成本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形势下,为寻求更多利润空间,势必会将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逐步淘汰,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向功能品质的挖掘,以及生产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同时行业回归以“价值”和综合实力比拼的良性竞争轨迹。

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端产品价格有所提升,但客单价的提升能够换来真正对应功能品质的产品,“消费者付出的钱,更能够体现出经济的价值和产品的功能,这一点当使用到消费者就能够体验感觉出来”,该冰箱企业负责人称。同时,上中下游产业链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也进一步拉动了整个内循环的规模和质量。

上文家电行业分析人士也认为,限电限产的到来,会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加速淘汰”,随着高能耗的品类、企业逐步被淘汰出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之下,将倒逼更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推动家电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高端化转型。

关键词: 限电 限产 产下 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