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旅游牌 奏响振兴新乐章

日前,晋宁区昆阳街道海埂村迎来一批骑行爱好者。他们此行目的只有一个:近距离观赏滇池里的“鲸鱼岛”。

“鲸鱼岛”离岸约200米,因外形在海埂村的特定角度看酷似鲸鱼而得名。海埂村现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景点”,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自2022年以来,海埂村以优美的滇池景观为依托,不断提升村庄、田园、湿地等整体景观风貌,逐步植入婚纱摄影、主题旅拍、创意农业、乡村文创休闲等业态,向着打造滇池沿岸旅游示范村的目标加速前进。


(资料图片)

农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在诗情画意中,一起向未来。近年来,昆明各地有旅游资源的乡村,在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振兴乡村。

以花为媒

奏响乡村旅游“交响曲”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春天的昆明,更是处处有花、步步皆景。

看油菜花、拍照、骑马、吃农家菜、泡温泉……自2月份以来,安宁市温泉街道“金色螳川”景区的油菜花已吸引数万人前来观赏。温泉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温泉街道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乡村、培育乡村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金色螳川”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昆明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

眼下,晋宁区二街镇响水村的数百亩连片油菜花已进入盛花期,吸引周边众多游客到此游玩。作为二街镇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响水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和乡村旅游。生态种植美了乡村,乡村旅游富了群众,也让响水村变成当地“山乡美丽、生活富裕”的小康村。

近段时间,宜良县北古城镇米户村的1000多亩樱桃花盛开,吸引不少游客前去观赏。米户村村干部陈勋平说:“米户村正以樱桃产业带动乡村旅游,游客来到米户可尽享森林氧吧,还可参加徒步、骑行、垂钓等乡村体验活动。”米户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樱桃,2008年初具规模,至今樱桃已成为支柱产业,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2019年,米户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2021年跻身“昆明市乡村旅游市级示范村”行列。

春天的油菜花海让人流连忘返,10余万平方米的乡村田园景观及古建筑,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到此打卡。在位于滇池东岸的呈贡区卧龙浦古渔村,卧龙乡村博物馆、蓝花楹乡村图书馆、滇风美术馆、采莲坞生态展示区、文创大师工作室、萱草书屋、云滇工法工艺馆、滇池生态研学空间等成为乡村文化与都市气息相互融合的典范,让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挖潜图变

让特色乡村焕发“吸金”魅力

近年来,昆明市不断挖掘乡村发展资源,不断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民宿、客栈、酒庄、茶庄、饭庄、画室、烘焙坊等数十种业态在乡村“扎根”,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由于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昆明周边的民居村落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西山区的乐居村深度挖掘当地的民族风情,主打古朴民居、特色民宿和咖啡店,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游玩、参观、消费;安宁市牧羊村则以优美的田野、村庄、江水等自然风光被游客誉为“童话小镇”“昆明的小槟城”,成为昆明“网红”村落后起之秀。

2022年下半年以来,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的乡村游人气火爆。在这里,可以漫步滇池生态廊道、打卡“稻草王国”、体验水面划艇、游逛文创和美食集市,还可在帐篷露营地和家人朋友小聚……依托传统渔猎文化,当地创新实施乡村规划整治,积极引入露营、农耕文化体验、艺术创作空间特色新业态,打造“渔乐圈”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大批游人前来游览,也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一体的绿色发展之路。

随着“诗与远方”的文化渲染,城市文化不断与乡村风情融合,“自然乡村”西山区大墨雨村、“彝族风情园”石林县糯黑村、“农村传统建筑展示园”安宁市雁塔村……一个个特色村落,不仅是本地人寻找乡愁、享受慢时光的好去处,也成为展现多彩民族风情、传播历史文化的特色文旅景点,更为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增加了“吸金”魅力。

农旅融合

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相关信息披露,目前昆明已开发数十条以温泉、赏花、采摘、摄影、民宿、美食等为主的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农旅融合新业态成为昆明做强乡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今年,昆明将持续推进旅游兴市工作,乡村旅游是其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发展力量。

五华区西翥街道大村社区的“麦和稻田”项目,以乡村自然风光与高品质休闲游体验为特色,成为不少市民追求“精品诗意生活”的理想之地。“麦和稻田”的营业额每月在10万元左右,远超以往的农作物种植收入。

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收益从晋宁区的实践中更能体现。以小渔村为代表的网红打卡点,正助力滇池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建设,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观光打卡。此外,晋宁区的乡村文化旅游精品路线获得农业农村部推介,成为晋宁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创新了旅游发展模式,又助推了“三农”发展。近年来,昆明先后出台《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昆明市乡村旅游市级示范村评定标准》等文件,从文化和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乡村民宿、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就业致富等多个层面,引导广大乡村以精品工程培育为抓手,以完善公共服务为支撑,不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持续提升乡村振兴质效。(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