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谈判:近1200种药品退出地方医保目录

医保谈判

  作为药企一年一度的“生死大考”

  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

  大批新药排队进入的同时,医保目录的“清退”工作也备受关注。根据统计发现,自本轮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规则确定以来,包括贵州、浙江、江苏、四川在内的20地均陆续发出通知,要求将一批药品调出当地医保目录,停止报销。截至目前,这一波清退涉及近1200个品种,其中不乏大品种常用药。

  究竟什么样的药品才能进入医保目录?

  医保目录的去与留,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

  上千种药品停止报销,几乎都是已被注销批文的、被列入负面清单的或风险大于收益的

  “小病小痛免不了,最常吃的药来来去去也就那几种,不知道会不会也停止报销?”来自北京的李英(化名)表达了她的担心,大批药品被清退,家庭药箱还有保障么?

  根据2019年8月发布的《国家医保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各地从2020年开始,要在3年内按照第1年40%、第2年40%、第3年20%的比例逐步调出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

  如今,距离“三年内消化”的期限将近,据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天津、重庆、云南、湖南、吉林、天津、河北、安徽、西藏、河南等20地均落地执行了地方增补目录调出政策,被调出目录的品种多达1200种左右,其中不乏如复方益母草膏、藿香正气滴丸、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以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门冬氨酸钾等大品种常用药。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教授介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分为甲类和乙类目录,过去各省在乙类目录的基础上,可自主调入或调出15%。2019年开始,不再允许各地对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做任何调整,原本各地乙类目录中增补的药品要分三年逐步消化,执行统一的国家医保目录。”

  “在进行药品清退工作时,国家已经考虑了患者的用药问题,被清退药品一定有同类的可替代的药品,并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更具有综合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史录文教授透露,按照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规定,调出医保的几乎都是将已被注销批文的、被有关部门列入负面清单的或者评估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

  医保目录调整进行时

  更多高值新药在路上

  随着医保目录的“清退”工作迎来新一波的高潮,新一轮的国家医保谈判工作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一些价格较为昂贵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仅表示经初步审核该药品符合申报条件,获得了进入下一个调整环节的资格。这类药品最终能否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要接受包括经济性等方面的严格评审,独家药品还要经过价格谈判,谈判成功的才能进入目录。”针对这些价格高昂的救命药能否进入目录,国家医保局在7月30日公示工作解读中特别进行了解释。

  从历年医保谈判价格来看,被纳入医保的药品,价格的降幅往往十分可观,例如,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国产PD-1信迪利单抗进入医保前的价格是7838元/100mg,经过医保谈判后,信迪利单抗的价格降低为2843元/100mg,降价幅度达到64%,再按照70%的比例进行医保报销,患者使用信迪利单抗3个月只需自费6823元;用以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进口原研药‘赫赛汀’直到被纳入医保目录之前,国内市场价格约为24500元每单位/440mg,一个治疗周期需要注射14支,患者花费高达30万元,纳入医保范围后患者每个疗程的支付价格降至大约3.5万元人民币。

  国家基本医保目录的制定

  优先考虑选临床必需、疗效确切而且价格合适的药物

  一款药品在敲开医保大门之前,必须经历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和医保谈判三大关卡。

  而针对部分退出地方乙类医保目录历史舞台的药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表示,有的地区增补目录可能超出了筹资水平,致使基金面临超支风险,现在要求各地执行国家统一目录,从整体上提升医保药品目录的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让钱花在刀刃上,有利于国家医保基金长期稳定运行。

  事实上,我国医保目录药品总量一直有所增长,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 2000年一共有1535个品种,到2020年医保谈判后一共有2800个品种,增长82.4%。随着医保“腾笼换鸟”趋势的深化,临床刚需药物正在更多地被纳入到目录中莱,其在医保目录中的地位也在进一步凸显。

  在史录文看来,新药进医保,首先要遵循的考量原则是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第二要考虑病人本身的获益程度,第三是价格要合理。“其中,就高值药物应不应该进医保的问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除了要保障参保人获得基本的普惠的医疗服务,还应体现公平公正性,个体的情况难以避免存在特异性,但是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药品价格高昂不应是部分罕见病患者用不起药的理由。因此,不同的药品是否应该被纳入医保,应该遵循不同的考量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