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造成债市调整 债基长期仍值得配置

5月份以来债券市场结束此前震荡走高态势,转头向下陷入深幅调整。债市究竟为何调整?还会跌多久?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多因素造成债市调整

总体来看,经济现回暖迹象、利率债供给增加、货币政策处于静默期等多空因素的集中出现是本轮债市震荡下跌的主要原因。

富荣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吕晓蓉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未见进一步放松迹象。央行自5月开始进入了货币政策操作的空窗期,截至5月22日,已经连续36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降息预期的落空加剧了市场对利率上行的担忧,因而表现出多头拥挤卖出,市场承接力不足的交易局面。

“基本面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疫情峰值回落,全球复工复产持续推进,4月国内多项经济数据企稳回升超出预期。另外,利率下行过快,导致绝对收益率进入历史低位,而银行理财和存款成本下降缓慢使得利率需要震荡再平衡。供需影响方面,5月利率债的大量供给造成债券价格下跌。”

据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预计,5、6月份利率债供给规模同比将多增加8000亿元以上,压力明显加大。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还表示,今年以来债市大幅走强,国债期货价格频创历史新高,从交易层面看,可能有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农银金禄债券基金基金经理郭振宇表示,近期债券收益率短期上行了30bp,对利率债基影响较大。博时基金认为,这次的下跌主要是因为经济好转,利率不再下行。不过经济全面复苏不是一两天的事,加之海外疫情给我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宽松大环境很可能会延续较长时间,因而此次下跌的债基主要是中长期纯债,短债基金影响不大。

短期仍将震荡

对于市场关心的债牛是否已经结束的问题,受访人士表示,债市快速走熊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快速上涨阶段被打破,短期仍存震荡可能。

吕晓蓉直言,“我们判断债市是否牛熊转换,依然要着眼于基本面与政策面,历史经验也表明债市的拐点一般与货币政策的拐点接近。”她认为,目前经济V型反转的动能是相对不足的,比如社融和M2增速较高,但M1增速没有跟上,反映居民和企业更倾向于存款而非投资与消费;4月消费和社零以及制造业投资的增速也明显落后于更容易复苏的地产投资以及基建投资。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逆周期调控的重心更偏向于财政政策,但仍需保持稳定宽松的货币环境。我们判断利率急跌后可能出现阶段性企稳,但中长期维度仍有一定上行风险。”她说道,“我们需要关注经济逐渐正常化后,各国央行如何调节货币政策,债基也会灵活调配久期去应对。 ”

事实上,拉长期限来看,债市总体呈现“牛长熊短”特征。郭振宇表示,以2019年债券出现过2次较大级别调整、均持续1 个月为参考,本次调整的时间已过大半月;从调整幅度来看,目前各期限收益率上行20-30bp,接近一次调整的幅度;从信号来看,目前长期债券已经止跌,短期债券在情绪修复后止跌概率较大。

在他看来,“从基本面和情绪来看,本轮债市调整可能以央行再度宽松结束,预计两会将对货币政策重新定调,投资者可以适当等待。从大环境上看,未来利率中枢仍然是走低的趋势,债券基金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浦银安盛基金经理李羿表示,对债券市场整体乐观,无风险利率大概率继续下行。但也需要看到,利率下行依然有度,全年行情若在短期内兑现,则有超调的风险。

甄别更适合自己的债基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债基短期下跌并不影响其低风险、波动小、收益稳定等优点,债基仍为长期资产配置中的重要部分。

中长期看经济将回归潜在增速,货币政策将回归常态,信用派生的增速将与经济增速匹配,债市转熊可能性较小,不过投资者需甄别更适合自己的债基。

吕晓蓉表示,“拉长时间看,债基收益还是能跑赢银行理财。如果要给出短期的操作建议,在经济缺乏增量引擎,全球高债务低利率的大环境下,利率大幅反弹的空间有限。利率整体震荡或上行过程中,债基净值波动难以避免,但基金经理也会通过资产配置降低组合风险,投资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甄别更适合自己的债基。”

数据显示,尽管过去7年中债市起起伏伏,纯债基金年均收益率仍为正数。中证全债指数除2013、2017年之外,其他年份涨幅稳定;而中长期纯债基金在2010至2019年也均获得平均正回报。作为固定收益产品,虽然债券价格会随着利率波动,但由于利息收入稳定,长期看债券还是能获得稳健收益。各个市场时期债券操作策略不同,投资者要在市场收益率低位时调整预期回报。(记者 张燕北)

关键词: 债基 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