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甩亏损包袱 鼎诚人寿拟增资7.5亿维持运营
在寿险老将万峰掌舵下,坎坷挫折之后重获新生的鼎诚人寿复业之路行至何方备受市场关注。近日,一份现有股东拟增资7.5亿元的公告再次将该公司推向风口浪尖。回顾过去,股东增资一度僵持近七年,被暂停开展新业务三年,偿付能力充足率跌为负数,经营的不顺也使得鼎诚人寿至今仍陷入亏损“泥潭”难以自拔。
不过,改变已然出现。设立健康险事业部、拓展分公司、续期拉动保费增长等战略出现在公司发展规划中。新的时点,鼎诚人寿将如何打破亏损难题,真正实现顺应“保险回归保障”的发展趋势走向腾飞值得关注。
拟增资7.5亿
意在补充资金持续运营
经历了股东、名称、掌舵人等一系列变更,以及业务开展解禁之后正走向“新生”的鼎诚人寿,近日再度迎来重大事项——注册资本拟增资7.5亿元。
5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公告显示,综合考虑公司资金需求及持续运营的需要,鼎诚人寿董事会先后召开两次会议决议增资7.5亿元并明确了增资方案。增资完成后,鼎诚人寿的注册资本将从12.5亿元增至20亿元。
具体来看,原第一大股东新光人寿出资1.875亿元,持股比例保持25%不变,香江金控和柏霖资产出资2.5亿元,持股比例由20%升至25%,深圳乐安居出资6250万元,持股比例由11%降至10%,其余两家股东深圳市国展投资和上海冠浦房地产未参与增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8.75%和6.25%。另外,此次增资无新增股东。
从此次增资前后的股权比例变化不难看出,鼎诚人寿将从此前新光人寿“一家独大”的局面走出,变为新光人寿、香江金控以及柏霖资产“三足鼎立”。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除了新光人寿外,其余5家股东均为地产公司。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寿险公司日益关注养老、健康等领域,相关领域涉及到的养老社区等项目则与地产相关,如果地产股东与保险公司在战略上有某些协同,保险公司也将得到股东在相关领域优势的助力去发展业务。
而对于此次拟增资的背后具体原因,以及增资完成后拟运用于哪些业务开展等,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鼎诚人寿,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增资早有迹象。鼎诚人寿曾在2019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及,复业初期公司的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支出规模与保费收入规模相比较高,预计将面临一段时间净现金流为负的状况。公司将在资产配置上保持适度流动性,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积极拓展新业务以增加保费收入,与股东沟通协商进行增资,在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的同时做好现金流匹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坦言,中小型保险公司如果持续扩展业务,背后确实需要资本的支持。由于业务快速拓展期间,资本金的损耗也会增多,尤其是当下,保险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一些中小主体为了实现业务的发展,可能在资金的回报率方面会更高一些。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些产品的负债成本提高,因此,对资本的损耗也会更多,也就需要通过补充资本金来推动业务的持续发展。
命途多舛
成立至今仍陷亏损“泥潭”
若7.5亿元的增资获批,将给刚经历一系列变动重获新生不久的鼎诚人寿再打一剂强心针。
公开信息显示,鼎诚人寿成立于2009年3月,是一家全国性合资寿险公司,前身为新光海航人寿保险。新光海航人寿起初含着金匙出生,由海航集团和新光人寿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二者各出资2.5亿元。不过,该公司并没有很快展现出盈利能力,连续多年净利润亏损在0.4亿-1亿元,叠加业务推进和费用支出,资金的压力也在加大。
随后,新光海航人寿开始推动增资,2012年4月,新光人寿和海航集团曾同意增资5亿元,但后续由于海航集团未能履约,增资计划迟迟无法推动。由此,资金得不到补充的新光海航人寿偿付能力一路下滑,201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至-179.71%,按照偿付能力分类标准,为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也导致监管对其采取了暂停增设分支机构、责令公司自2015年11月23日起停止开展新业务的监管措施。
新业务一停就是三年。2018年10月,随着银保监会的一纸核准公告,该公司僵持近七年的股东增资事项终于迎来转机。据彼时公告显示,银保监会批准新光海航人寿变更股东及变更注册资本。其中,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12.5亿元,海航集团正式退出股东之列,柏霖资产、香江金控等5家地产系股东加入。
首次增资后不久,高管换血、更名、监管措施解除等事项接踵而至,新光海航人寿“变身”鼎诚人寿。2019年1月,新华保险原董事长万峰被聘任为鼎诚人寿临时负责人,同年5月,正式出任董事长一职。1个月后,鼎诚人寿暂停增设分支机构及开展新业务的行政监管禁令也获解除。另外,部分原“国寿系”的元老刘起彦、王文祥等也相继加入鼎诚人寿,担任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要职。
不过,截至目前,在万峰掌舵近一年后,“重生”的鼎诚人寿亏损“魔咒”仍在持续。据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净利润约为-1.1亿元,较2018年的-0.79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另外,据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鼎诚人寿净利润再度亏损3147.86万元。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鼎诚人寿而言,长期积弱和业务发展停滞的状态或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恢复,叠加今年以来的疫情影响,净利润仍处亏损状态也是可以预见的。
展业动作不断
发力健康险期缴业务
虽然亏损“窘境”仍在,但鼎诚人寿也正做出改变。在新华保险任职时就确立了发力健康险,通过续期拉动保费增长模式的万峰,将这一模式也带到了鼎诚人寿。
据公司官网披露,万峰在2020年第二次司务会上表示,疫情短期内将对保险行业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近期监管部门联合多部委出台了新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健康保险、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大力发展专项保险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保险业经营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而发展健康险业务的模式也正在鼎诚人寿内部铺开。据近两次董事会审议议案情况可以看出,鼎诚人寿拟成立健康保险事业部。在数据方面,2019年,鼎诚人寿健康险业务的保费收入约为1557.1万元,较2018年的1486.4万元新增70.7万元,同比增长4.76%。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该公司健康险业务收入为1217.52万元,同比大增158.25%。
另外,在分支机构方面,此前仅有海南、陕西和江苏3家分公司的鼎诚人寿,在近期也正审议设立北京分公司的议案;在开展续期拉动保费增长的模式方面,2019年,鼎诚人寿期缴业务续期收入高达8650.37万元,占期缴业务总量的97.88%,同期该公司则无趸缴业务。
朱俊生表示,当前,续期拉动保费增长已基本成为行业共识。由于趸缴主要依赖一年期的业务推动发展,波动性较大。因此,要发挥寿险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强调其长期储蓄金和保障的功能。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前期做期缴业务,可能从相对短期限开始做起,比如五年期,但随着业务的逐步发展,可能就逐步到十年期或以上。在期缴业务占比提升的基础上,保险公司业务的稳定性也会随之增强。
不过,在朱俊生看来,中小型险企发展期缴业务也难点仍存。一方面,期缴保单多是由个险渠道来做,但目前多数中小主体还没有建立有效的个险团队,更多的还是借道银保渠道或中介机构。而对于银保渠道而言,虽然已在转型,但趸缴业务的占比仍然较高。“中小型险企如果想主要发力期缴业务,可以在销售渠道上多下一些功夫,比如借助于银保渠道和银行的合作,更多的做一些期缴保单,也慢慢地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代理人团队等。”朱俊生如是说。
对于公司下一阶段工作的展开,万峰表示,首先是做好总部的工作谋划。做好战略规划统筹、制度流程及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要做到善于分析当前形势、能够判断具体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其次是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此外,还要积极谋划,突破困境。针对不同群体策划产品组合,创新培训工作方式,为销售人员和渠道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结合当前网络销售卖点制定营销策略,尽快实现网络销售突破;要加大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开发力度,突出利益保障,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多样化的专属产品。(记者 陈婷婷 刘宇阳)
关键词: 鼎诚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