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大商圈客流量回升 消费券促线上线下销售齐增长
随着消费季正式启动,北京重点商圈在刚刚过去的双休日再现往日活力。记者探访发现,线下实体店热闹纷呈,部分商圈客流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数据显示,消费券对线上线下消费带动作用明显,不仅以近10倍杠杆撬动线上消费,还进一步推动了线下消费活力的释放。
各大商圈客流量回升
作为北京消费季启幕仪式的主会场,王府井大街自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上个双休日,不少市民特地来到王府井,感受北京消费季的热闹氛围。
走进北京市百货大楼,随处可见消费季的促销标签,超85%的品牌商户支持使用北京消费券。位于地下二层的老北京沉浸式体验馆和平菓局,也渐渐恢复了人气,前来打卡的市民不仅能感受老北京文化,还能购买京式点心。
“消费季对客流提升作用显著,周六当天客流环比上升30%,销售环比上升28%,客流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85%。”百货大楼相关负责人说。
在京西五棵松华熙,新开的调调街迎来大批年轻人,上下两层的街区有40多家商铺,大部分是年轻人喜欢的“网红”特色小吃。“这里是开放街区,通风效果好,还能吃到很多美食。”从朝阳区特意赶来的市民刘女士说。上周六日,五棵松华熙单日客流量达到10万,创疫情以来新高。
消费者享受实惠的同时,商家也感受到了消费回暖的成效。上周六,华天集团旗下老字号销售环比增长13.62%,其中新川面馆营业额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二友居营业额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3%,华天延吉餐厅、惠丰饺子楼、惠丰涮肉等营业额达到去年同期的七成以上。聚德华天旗下烤肉宛、柳泉居、砂锅居、又一顺等老字号上座率从5月的四五成上升到现在的六成左右,部分老字号在周六日实现七成的上座率。
“夜猫子”重回深夜食堂
作为北京深夜食堂的风向标,簋街也迎来了更多“夜猫子”。消费季启动第一天,胡大餐厅各连锁门店营业额相比前一个周六提升了20%。
记者从簋街商会了解到,在北京启动消费季和疫情防控等级降级的双重利好下,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门到餐厅消费,簋街的百余家商户迎来了春节以来最热闹的一个周末。
周六晚上,祥云小镇升级后的深夜食街盛大开街,点亮顺义夜生活。小镇甄选了29家匠心夜食,汇聚11国特色美味,一直营业至24时,还有晚风露台、深夜图书馆、露天电影、街头弹唱等同步上线。五棵松华熙的“深夜食堂”也得到重现,不少门店开到凌晨一两点才打烊,营业额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位于市中心的崇文门商圈,也开始发力夜经济。新世界百货门前出现一长排黄色棚子,对服装进行户外展卖。沿街餐饮商户则纷纷在门口摆出餐桌,一家便利店还在背街小广场开设消夏小夜市,售卖小龙虾、花生、毛豆、啤酒等夜宵“标配”产品。“我们路过时被吸引了过来,太想念这种吹着凉风吃夜宵的感觉了。”一位附近居民兴奋地说。
在国瑞购物中心,喜茶、Costa等沿街商铺也都设置了外摆区,夜间10点,依旧有顾客坐在外摆区纳凉聊天。国瑞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6月1日推出外摆以来,店铺客流和销售额都有显著提升,购物中心也将利用门前广场进行商户的品牌推广活动。
年轻人是消费券核销主力
在消费券的带动下,北京市民的消费热情更加高涨。据京东平台监测,核销的北京消费券以近10倍杠杆撬动了线上消费。线上销售排行靠前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手表、洗碗机、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户外运动手表等品类也有明显提升。整体来看,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的消费者展现出最强消费力。
“通过消费大数据的反馈,可以精准分析出疫情后的消费趋势。”京东方面介绍,从年龄结构看,青年消费者的餐饮购物券、智能消费券使用率分别达到59%和70%,年轻人群体是消费券的核销主力,尤其年轻男性在线上智能消费占比接近70%。“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出于遛娃、家庭聚餐等需求,各项消费中比例最高的是线下餐饮。老年人在线上智能消费的占比高于均值18.7%,再次证明疫情以来北京的老年人已越来越习惯于线上购物。
消费券的发放进一步推动了线下消费。消费季启动当天,消费券线下核销中餐饮业占比39%,购物占61%,其中女性使用了52%的线下餐饮购物券。(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