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企业收入为0 复宏汉霖移除“B”标记
4月23日,复宏汉霖(2696.HK)正式移除“B”标记,成为继君实生物(1877.HK)、信达生物(1801.HK)和百济神州(6160.HK)后,第4个摘“B”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第8.05(3)条规定,满足年收入大于5亿港元,市值大于40亿港元条件的公司,经联交所批准可移除“B”标记,即等同于常规下联交所主板上市。
复宏汉霖表示,截至2021年4月16日,上市公司的市值约为217亿港元,远高于联交所规定40亿港元的市值门槛。而2020年复宏汉霖实现营业收入5.876亿元,高于5亿港元的收入要求。
凡德投资总经理陈尊德4月23日对时代财经表示,“一般来说,移除‘B’标记的企业可能会被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这有利于提高流动性,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关注度。”
据时代财经统计,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分别于2019年7月10日、2020年6月26日和2020年7月15日正式移除“B”标记。截至4月23日收盘,上述企业移除“B”标记后股价分别上涨141.42%、55.44%和34.13%。正式移除“B”标记的第一天,复宏汉霖涨幅也达到8.88%。
三分之一企业收入为0
但移除“B”标记并不代表企业已经迈入盈利的大门。
新药研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投资。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恰好为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的创新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融资渠道,解决了研发资金的“燃眉之急”。
根据时代财经统计,自从2018年4月港交所出台上市新规,引入18A章程,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至今,已有31家尚未实现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得以上市融资。
但截至2020年底,包括已经摘除“B”标记的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和复宏汉霖在内,上述31家生物科技公司仍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平均年亏损超过15亿元,其中以“烧钱”闻名的百济神州亏损达到16.01亿美元(合计约103.95亿元),云顶新耀-B(1952.HK)2020年巨亏56.58亿元,亏损最少的中国抗体-B(3681.HK)2020年净亏损也达到1.23亿元。
康方生物-B(9926.HK)、荣昌生物-B(9995.HK)、德琪医药-B(6996.HK)等11家企业2020年的年收入为0,这意味着企业尚未有实现商业化的产品,而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正是企业得以摘“B”的关键。
2018年,信达生物上市后的首个财年,营收不足1000万元,巨亏57.71亿元。
但2018年12月27日,信达生物迎来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产品达伯舒(信迪利单抗)。达伯舒开始销售后,2019年信达生物营收迅速上升至10.48亿元,亏损收窄至17.20亿元,达伯舒首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2020年,信达生物的贝攸同(贝伐珠单抗)、苏立信(阿达木单抗)和达伯华(利妥昔单抗)相继获批上市,全年营收达到38.44亿元,同比增长266.9%,其中达伯舒的销售收入为22.89亿元,亏损进一步收窄至9.98亿元。信达生物也于2020年6月26日顺利摘帽,移除“B”标记。
和信达生物等一样,复宏汉霖成功摘“B”主要归功于首个实现商业化的产品汉利康(利妥昔单抗)。
2019年,汉利康获批上市,复宏汉霖拿下国内首个利妥昔单抗的生物类似药,随后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根据2020年财报,复宏汉霖实现营收5.876亿元,同比增长546%,其中汉利康销售收入达2.99亿元,占复宏汉霖总营收的半壁江山。
此外,2020年复宏汉霖的汉曲优(曲妥珠单抗)、汉达远(阿达木单抗)分别获批上市,截至2020年末,汉曲优销售收入达1.36亿元,汉达远收入120万元。
研发投入最高超80亿元
“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投入大,业绩亏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可以移除‘B’标记,至少说明企业离盈利更近了一步。”陈尊德表示。
据统计,31家企业里,仅有4家企业2020年的研发投入在1亿元以下,4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其中,百济神州2020年研发费用高达12.95亿美元,合计超过80亿元人民币,接近恒瑞医药同期研发投入的2倍。
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和基石药业-B(2616.HK)2020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8.51亿元、17.78亿元和14.05亿元,纷纷刷新纪录。
高企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众多正在推进的商业化产品和临床研究。
根据年报,截至2020年末,百济神州同时推进或计划的临床试验多达60项,获批药物达到7种,另外还有5种正在等待上市审批。
信达生物则表示,在继续推进已经获批上市的4款产品销售的同时,还预计在2021年至2022年初取得5项NDA(新药上市申请)批准,并提交9项NDA申请,进一步扩大产品线。
就在“摘帽”的前一天,复宏汉霖也宣布即将迎来第4款获批的产品。
复宏汉霖公告表示,其自主研发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斯鲁利单抗(HLX10)的上市申请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阶段,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实体瘤患者,有望成为首个治疗MSI-H实体瘤的国产PD-1。
同一天,君实生物的拳头产品重组人源化抗 PD-1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特瑞普利单抗)也获得新进展。君实生物表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3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将于近期递交上市申请,这或将是特瑞普利单抗第4个获批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