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看:2022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资料图)

中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一五”期间,主要以监测网络的构建为主;第二阶段为“十二五期间”,监测的重点集中在污染源监测;第三阶段为“十三五”期间提出建立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的重点集中在质量监测;第四阶段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中指出随着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水质监测逐步向水生态监测转变。同时“十四五期间”将对水质监测网络做进一步优化,例如国控断面数量将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4000个左右。

根据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5月24日公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数据,截至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监测网络实际监测465个市(区、县)(含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部分县级城市)的约1000个降水监测点位,978条河流和112座湖泊(水库)的1937个地表水水质评价、考核、排名断面(点位),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0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点位),1350个海水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442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水质监测行业主要分为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主要提供水质监测仪器仪表所需要的传感器及模组、电子器件及模块等产品。产业链中游为水质监测设备制造及服务商,目前水质监测设备生产商占据了中游大部分市场。水质监测设备生产商依靠自身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为客户提供仪器仪表和相关服务,服务主要包含第三方水质监测检测服务、水质监测运营服务和水质监测解决方案等。产业链下游为水质监测设备使用者和服务群体,主要为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具有水质监测需求的企业和机构等。

从我国水质监测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数量较少,其中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地区,以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代表的泛珠三角地区水质监测产业链企业较多。水质监测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水质监测仪器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分为国内本土企业和国外企业两大派系,国外水质监测企业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产品成熟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国内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相比于国外同行企业依旧存在着一定差距。国外水质监测行业代表企业有艾默生、赛默飞、岛津、哈希等;国内水质监测行业代表有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力合科技、雪迪龙、理工环科、怡文环境等。

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根据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需求,统筹流域与区域、水域与陆域、生物与生境,逐步实现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转变。“十四五”期间,国控断面数量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4000个左右。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海洋生态安全为核心,构建覆盖近岸、近海、极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十四五”期间,国控点位数量优化至1400个左右。

本报告对“十四五”全球及中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动向和趋势作了详细分析和预测,并对水质监测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是水质监测经营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水质监测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关键词: 2022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现状分析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