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感受《千里江山图》

为了帮助新青年理解《千里江山图》中这群有着崇高理想,为了新中国燃烧自我的英烈们所做出的抉择,同时深刻了解真实历史中那些为祖国捐躯却无名无姓的英烈们。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鼓励读者带着书籍来到烈士陵园,在现实中深刻体会“无名英烈”的三层含义。

斑驳旧址 红色历史

1.jpg

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大门

龙华烈士陵园四号门,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据有关史料记载,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至1937年间,在此地先后关押了近万名革命志士,约有千人遇害。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所在地,是创立于清朝同治年间的江南制造局的兵工厂。民国年间,一直是上海最高军事机构。

2.jpg

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门楼

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门楼,始建于1920年,中西样式,墙体顶端设堞口,二层楼台设岗楼,为当时龙华地区除了龙华塔以外最高的建筑。

3.jpg

关押至监狱的囚车

这辆车为当年关押革命志士至龙华监狱的囚车(复制件)。1931年1月,蔡博真和伍仲文遭到敌人逮捕,在被引渡到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囚车中,同志们提议为他俩举办一个特殊的婚礼。就在这辆简陋的囚车上,他们发出“人生之路行将走到终点,伉俪共同信仰永远不变”的结婚誓言。

4.jpg

龙华监狱

龙华监狱的男女看守所,分为男牢和女牢。男牢一共有三幢,分别称为“天”“地”“人”。男牢三幢制式相同,房顶系“人”字形结构。每幢监房设铁栅大门,除防风和开放时开启,其余时间终日关闭。每幢监房左右分隔午间囚室,合为十间,一共三十间。

5.jpg

钉上镣铐的青石

男女看守所的大院门口边,有一块斑驳的大青石,当年革命志士就是在这里被钉上沉重的脚镣,戴上后只能半步半步地挪动,被称为“半步镣”。

6.jpg

囚室内部

囚室内备双层床铺四只,人少时每人一床,人挤时2人一床或就地而睡。囚室内置粪桶、饭桶,外壁有小高窗,进光时间甚短。囚室相邻一壁,设有灯洞,夜亮一灯,邻房共用。

7.jpg

狱中诗

当年,在这个失去人生自由,甚至生死未卜的监狱中,诞生了世上罕见的文学诗社——“扪虱诗社”。关押在狱中的英烈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唱和,命题述志。而这首七绝正是关押在这里的革命志士张恺帆在狱中留下的:

龙华千古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里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革命志士 精神永存

8.jpg

恽代英,江苏武进人。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后参与领导五卅运动、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1930年在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时被捕,后被关押在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1931年于南京就义。

9.jpg

赵世炎,四川酉阳人。早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参与组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参与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部长等职。1926年后任中共上海区委组织部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在上海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于龙华就义。

10.jpg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1921年留学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旅莫斯科支部书记。1925年回国后,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1927年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同年任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当选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28年在上海被捕,后于龙华就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