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双控”为何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能耗“双控”可能“误伤”清洁能源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印发,也提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能耗“双控”是指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已经实施多年,为何要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彭应登称,国家发改委通过能耗“双控”优化能源结构,对生产和生活领域进行大幅节能,提高用能效率。但能耗“双控”存在一个问题,即没有区分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比较充沛,在使用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时,并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对清洁能源进行控制意义不大。另外,如果对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进行能耗控制,也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单纯对能耗进行控制,弊端会显现出来,可能会误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丰沛地区的经济发展。”彭应登说,要真正实现碳减排,就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用碳排放的指标替代能耗指标,减污降碳会更加精准。

推进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彭应登表示,短时间内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现实,因为风光电是不稳定的。“光电需要有太阳的时候才能发电,风电必须有风的时候才能发电,它们是非连续的能源生产。所以在风光电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有配套调节电站。”

在西部地区调研时,彭应登发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配合火电调峰电站。调峰电站输出约60%的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约占40%,这样才能形成比较稳定可靠的电力输出。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基本规律。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虽然在逐步提高,但是具有不稳定、不连续的特点,未来一方面要提高储能技术,另一方面要有必要的配套调节性电站。”他说,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有稳妥规划,不能冒进。

彭应登同时提到,我国西北地区是大型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基地,风光电输送至湖南、上海、北京等地,沿途损耗较大。所以要优先解决当地电力的需求,比如西北地区工业园区、生产生活的电力需求,减少当地局地化石能源的消耗量。

关键词: 排放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