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热”“考公热”“考编热”背后的6个经济学原理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1144.2万人次”,9月10日前夕,这条资讯霸屏各大门户热搜榜。

实际上,不只是“教资热”,“考公热”、“考编热”早就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教师、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体制内”。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体制内工作为何这么“热”?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概是:“铁饭碗”、旱涝保收;工作体面,福利待遇好;没有996、007,生活舒适,诸如此类等等。这样看问题也没错,但不够深入。

透过现象看本质,“教资热”,“考公热”、“考编热”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有趣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需求与供给

年轻人拼了命地往体制内钻,个中原因并非全都是热衷于体制内工作,毕竟能考上的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其根本原因在于就业市场的严重失衡——人力资源供应远大于市场需求。

一边是,每年都在增长的大量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

另一边,却是国内经济持续下行,GDP 增速持续放缓。从几年来互联网大厂裁员潮、地产开发商纷纷暴雷等现象中可见一斑,加上受疫情反复的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公司尚且如此不堪,中小企业更是有苦难言。

严重的供需失衡必然导致大量的年轻群体无法就业,那么就业压力如何释放、如何疏解?两条路可选:其一,转换“赛道”,想方设法进入体制内工作,抱紧“铁饭碗”,从此一劳永逸;其二,选择考研,既能延缓就业,又能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筹码。

原理二: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由2002年诺贝尔诺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可以归纳为5句话:

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称之为“确定效应”。

2、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3、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4、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5、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前景理论”中的1、2、4、5,很形象地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热衷于考公、考编:体制内的工作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工作稳定,而体制外的工作可能带来高得多的收入,但存在太多不确定——多数人选择确定的好处;在确定的损失——找不到工作,和“赌一把”——考上体制内工作,两者之间多数人选择了“赌一把”;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体制内工作;“多数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而你进入体制内收入不高但稳定”和“少数人进名企得高收入,而你进普通企业得中等收入”的选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进入体制内工作。

原理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就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为什么明知道考公、考编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有那么多的人迎难而上、低头硬闯呢?因为考公、考编的机会成本很低,潜在收益却很高。

考公、考编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大量的时间(最多再投入少量的金钱),而无业人员最富裕的就是时间。即使考不上,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一旦考上,那就是获益无穷!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前赴后继、屡败屡战地奋斗在考公、考编的路上。

原理四:幸存者偏差

英美在二战期间,英军对返航的战斗机进行弹痕分析,发现弹痕主要集中在机翼部位,而驾驶舱和油箱很少有中弹痕迹。为了加强对飞机的防御机制,他们根据分布在战斗机上的弹孔,决定加固机翼装甲。结果,飞机的坠毁率没有任何的下降,为什么?

因为战毁的飞机根本飞不回来,“死人不会说话”。说明飞回来的飞机,有弹孔的地方根本就不是致命伤,反而没有弹孔的地方才是致命伤,这个就是幸存者偏差。

考公、考编的大军中还有一部分盲目跟风者或机会主义者。他们加入考公、考编队伍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逻辑谬误:身边或周围报考了的全上岸了——因为他们根本听不到那些落考者的声音,而现实是,落考的才是大多数。

关键词: 经济学原理